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77章大皇子

第77章大皇子

“到底是什么病症,太医确诊了吗?”周德修神色焦急地问身边的小太监。

小太监瘦小的脸上带了明显的疲累,从昨晚太后发病到现在已经超过十个时辰了,十个时辰中他到处打探消息,当中就吃了一顿饭,整个人倦到不行,却依旧认真道:“殿下,陛下派人守住了永寿宫那边,消息几乎传不出来。小的跑了几趟太医院,发现除了善看小儿病和妇人病的太医,旁的太医都被传唤去了永寿宫,也判断不出具体是什么病症。”

周德修沉默了一会儿,有些疲累的摆摆手:“你去歇会儿吧,换阿福过来。”

小太监应了,转身往门外走,还没走两步,又被周德修叫住了:“皇兄那边谁在守着?”

“是四喜在守着。”小太监道:“殿下若不放心,奴婢去守着大殿下?”

周德修摇摇头,抬脚就走:“不用你去,我自己去守着,也好有个照应。”

雍朝皇子成年之后都会搬出宫中,住在宫城东侧的十王府,周德修现在已经十九岁了,明年就成年,已经计划着往十王府搬迁了,而大皇子周德璋业已二十五岁,却依旧住在宫中,只是因为这位大皇子有些不足。

年幼的时候极其聪明伶俐,或许是因为慧极必伤,七岁那年一场高热,烧的他永远停留在了六七岁,再也不会长大了。周德修母亲身份低微且年幼丧母,在宫中就是个不被人重视的小可怜,幸亏有这位痴傻的大皇兄时常找弟弟分享自己的新奇玩意儿,才在吃人的宫中活了下来。

如今他长大知事了,换做他来护持自己的皇兄。

周德璋住的地方离他的住处不远,位置却比他那处荒僻的宫殿好多了,离皇上歇息的养心殿很近,这是哪怕盛宠在身的周德昭也比不了的。对于这个早年承载了自己所有的期望的大儿子,隆庆帝还是常常记挂在心里的,因此给他分的住处也离自己很近。

“圆团子你来了!”刚进大门,坐在廊下张望的周德璋就兴奋地扑了过来:“有没有给我带好吃的!”

青年个子很高,穿着一身紫色的衣裳,白皙面皮,高挺鼻梁,看起来也是朗朗濯濯,一表人才,只是这个扑过来的动作彻底暴露出他的缺陷之处,尤其是那双不谙世事的圆眼,让人忍不住地说话都放缓了语调。

周德修脸上带了浅笑,把手里的纸包递了过去:“说了不能再叫我圆团子,再这样叫下次就不给你带吃的了。”

周德璋连忙一手夺过他手里的纸包,另一只手捂着嘴,拼命摇头,表示自己不再这样叫了。

这样的表情,若是出现在七八岁的孩子身上,还可以说一声“天真可爱”,出现在一个身高八尺的青年身上,就有满满的违和感了。

周德修却不以为意,跟着青年走到廊下,让一旁伺候的小太监端了杯蜜水过来,看着青年一口气把一份糕点吃了大半,才阻了他,把手里的茶盏递过去:“喝两口,歇一歇,一会儿还有晚膳,别吃得太多了。”

青年听他说有晚膳,这才恋恋不舍地把手里的糕点丢开了,喝了几口水,又对周德修提要求:“圆团子……啊,不对,二弟你下次还给我带宫外的点心。”

周德修点点头:“下次给你带花木堂的玫瑰糕。”

青年原本有些沮丧的脸顿时有明媚起来,欢快地伸手拍了一下周德修的肩膀:“二弟你真是太好了。”

周德修微笑看着眼前青年活力十足的模样,突然觉得因为太后病情而一直低沉的心在这个时候也变得松快了不少。

晚上到了用晚膳的时候,永寿宫那边终于有消息传过来了,他们的姑祖母,昌平大长公主和蒋家的那位堂姑祖母,先后进宫了。

方太后的族亲,早在二十年前大议礼的时候,就被隆庆帝找理由迁到了蜀地,儿子离心,丈夫早逝,女儿常阳长公主脾性乖张,又不是她亲生的,早就离心离德,这个京中她最信任的,莫过于小姑昌平大长公主和惠敏郡主。

周德修有些惊疑不定,这是什么意思?是祖母自知时日无多,要交待遗言?还是病中思亲,想见见这两位小姑?

难道,难道祖母真的……真的时日无多了?

想到这里,周德修不由得一阵心惊。

一旁的周德璋看出了他的坐立不安,歪着头看了他半天,才小心翼翼地问:“圆团……二弟,你怎么了?不高兴吗?”

周德修伸手摸了摸他的头――这个动作他经常做,就像是摸一个孩子一样,叹了口气:“祖母病了,不让人去看,我有点儿担心。”

“祖母病了?”周德璋像是听到什么惊人的消息,“噌”的一下从椅子上跳了起来:“我去看祖母!”

周德昭赶紧阻止他:“现在父皇封闭了永寿宫,不许外人进出的!”

“我不管!我就要去看!”周德璋这时候表现的像是一个真正的撒泼打滚的小孩子,倔强的要命,谁说话都不行:“我要去看祖母!”

说着就往外边冲,冲了一半,又拐了回来,周德修本以为他改变了主意,谁知他回到廊前,搬起地上一盆含苞的白牡丹:“我说了下次去看祖母要给祖母带花!”

牡丹植株不小,他虽然是个青年人,但是养尊处优日久,气力上到底有些不足,还没搬到宫院门口,就搬不动了,扭头冲周德修喊道:“二弟,快来替我搬花,我要送给祖母!”

周德修表面上叹了口气,心底却松了一松,这下正好,他也可以借着皇兄的风,名正言顺地去探望祖母了。

“那你在这里等着,我去找人替你搬花盆。”周德修交待了一声,出去找了两个巡防的禁军,其中一个禁军弯腰搬起了地上的花盆,跟着周德璋往永寿宫的方向走。

另一个慢了几步,凑到周德修身边轻声道:“殿下,我们爷让我传句话给您,太后娘娘这次怕是要真的不好了,您要早做准备。”

周德修猛地一惊:“怎么会?阿煜怎么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