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76章病重

第76章病重

第76章

午膳的时候,厨房不负众望地给他们做了一道全鱼宴,清蒸的,红烧的,炸的,煎的,炒的,还拿豆腐把华年她俩钓上来的小鲫鱼炖了奶白的鲫鱼汤,加了碧绿的青菜和鲜嫩的黄花菜,色泽鲜亮,滋味非凡,素年足足喝了两碗才罢休。

蒋老太太和白玫见她们姐妹几人都吃的欢快,笑着道:“看来今儿厨房做的不错,该赏的。”

素年有些不好意思地捧着肚子道:“只要想起来这鱼是我们自己钓的,就觉得格外鲜美。”

白一墨眉梢微挑:“你钓的?你钓了哪条?”

那言外之意就是,你吃的都是我家锦年钓的,和你没有太多的关系啊。气得素年又差点按不住自己蠢蠢欲动想要揍人的手。

刚放下筷子,门外进来一个仆妇,手里拿了一封信,呈给蒋老太太:“老太太,大太太使人送了信过来。”

蒋老太太凝眉想了一下,似乎这几台呢京中也不可能发生神么特殊的事,也没太放在心上,使人拿了信过来,拆开一看,脸色“忽”的沉了下来,对在座的众人摆摆手:“都去收拾行装,快,两刻后我们回京。”

众人都怔住了,白玫小心翼翼地问道:“母亲,可是京中出了什么事情?”

蒋老太太沉着一张脸,缓缓道:“太后昨晚突然病重,我们需赶快回去。”

几人都是猛然一惊,连忙胡乱地点了点头,回去火速收拾行装了。

白玫的牡丹庄子离京城的距离并不算很近,所以等几人回到京中的时候,天色已经暗了下来。

马车急匆匆地拐上了蒋府所在的烟树胡同,隔得老远,就看到蒋府门口灯火明亮,蒋老太爷和蒋大老爷都在门口站着,而在他们两人中间,站着一位穿着太监服色的中年人,听到马车声响起,往这边走了两步。

蒋大老爷连忙紧走了两步把蒋老太太扶下来,等候已久的太监连忙上前行礼:“郡主娘娘您可回来了!奴婢已经等了一个时辰了!”

蒋老太太听他说等了一个时辰,心里稍微松了口气,所幸时间不算太久,脸上忧心忡忡地问道:“劳黄公公久候。太后娘娘身子骨如何了?”

“奴婢出宫的时候,已经醒过来了,精神也还好。”黄公公道:“所以才说了要见您。”

蒋老太太点点头,脚下却不停步,道:“容我简单更衣。”

黄公公看看她身上那身半新不旧的靛青色衣裳,阻止的话到了嘴边又咽了下去:“那奴婢就再等一刻。”

蒋老太傅早就让人准备了进宫能穿的衣裳放在前院儿,一听说要更衣,就引着去了房中,片刻之后,重新换了身衣裳的蒋老太太等上来接她的马车,向着重重宫墙驶去。

余下的蒋府众人看着远去的马车,脸上的神色都很凝重。

过了好半晌,蒋老太傅才挥挥手:“都回自己院儿里吧,这几天不要到处走动,免得惹人非议。”

众人齐齐应了是,才鱼贯而入,回到了自己各自的院子中。

太后这一病,京中氛围顿时凝重了不少。

当今天子不是太后的亲子。

先帝身子不好,后宫女人不少,到头来一个儿子都没有生出来,只得了平阳公主一个女儿。他嫡亲的叔叔,也就是慧敏郡主的父亲瑞王,也是连个儿子都没有,只有惠敏郡主一个女儿,连过继个儿子继承江山都做不到,最后只得把眼光伸向了被封到江阴的庶弟身上――他爹比他要强一些,好歹还有一嫡一庶两个儿子,哪怕这个庶弟当初和他斗的再厉害,这时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隆庆帝被接到宫里的时候已经十六岁了,该知道的不该知道的全都知道,用京中百姓的话说就是――养不家了,先帝找了那么多的大儒都没有把人给掰过来,就这么别别扭扭地养了两年,终于两眼一闭,撒手人寰,把偌大的江山丢给了旁人。

而现在病重的太后娘娘,则是先帝的嫡亲皇后。

这样一对半路母子,感情如何,可想而知了。

尤其是隆庆帝即位第三年,就搞了个“大议礼”出来,挖空心思要把自己亲爹写到皇帝谱系中,还要把自己的亲娘封太后。

要知道,他本是庶子出身,一个早就被赶到封地上的庶皇子的妾,竟然要被封太后?正经的太后娘娘身子还好着呢,这样胡闹,要置几千年的礼法制度于何地?

当时他不过是一个少年,虽然立意坚决,但是朝中大臣齐齐跪在太和殿前让他收回成命,哪怕是廷杖伺候,也不为所动,最后只得退了一步,他爹能写到皇帝谱系中,却需要做特殊的标注,他的那个姨娘,想都别想。

还是少年的隆庆帝满腔郁愤,却没有发泄之处,朝中大臣根本不理会他,一个说不好就要跪在殿前请愿,若是气得狠了给他们一顿廷杖,转眼就能被传出不畏强权的佳话,最后只好柿子挑软的捏,把后宫之中的太后暗暗恨上了。

所以随着他慢慢完全掌握住中枢权力,太后的日子也不好过了起来,整日就在永寿宫中的小佛堂,几乎像个隐形人一样。

算起来,蒋老太太也有好几年没有见过自己这位嫂嫂了。

在她还云英未嫁的时候,这位皇嫂没少帮她,尤其是和蒋献的婚事,当时的先帝和瑞王都不大看得上平民出身的蒋献,是这位皇嫂在其间周旋,才让她能顺利嫁给蒋献。

两人成亲之后,还怕她日子过得不好,被人欺辱了去,各种好东西流水般的往府里赏,还没少让身边的人过来敲打蒋献。

这份恩情,蒋老太太和蒋献一直是记在心里的。

哪怕是最近这些年,太后娘娘成了宫里的隐形人,逢年过节,蒋老太太也从没失了礼数,哪怕她不愿意见,也会领着孩子们在永寿宫外磕头。

如今听说太后病重,她怎么能不焦急!

同样为宫中太后娘娘的病情焦急的,除了蒋老太太,还有周德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