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5章当年玉人

第35章当年玉人

白玫的慕玫居今天可是热闹的紧,不单是锦年、华年几位姑娘,连蒋老太太,蒋二太太几人也过来凑热闹。

素年进门的时候,蒋老太太刚到,一见她就笑了起来:“哎哟,素素,过来让祖母瞧瞧,昨儿在书院学的什么啊?先生严不严厉啊?”

素年也做出一副娇痴小姑娘的模样,撒着娇回答了蒋老太太的问题,还顺便假意抱怨了几句书院的饭食:“午膳是山下庄子里送来的,倒还好。我听朱伯伯说,书院的学子们吃的全是素菜,做的还不好吃,一样样都跟水煮的一般,祖母,那肯定不好吃吧?”

“求学是个苦差事。”蒋老太太正色道:“若是连这点儿都承受不住,也不要想着求学了。你祖父年少时,莫说素菜,平日里连吃都吃不饱,不是照样金榜题名?”

素年敛了容色,点点头:“是,祖母,我知道了。”

见她听进去了,蒋老太太又带上笑意:“祖母不求我的素素也那般,但也不可骄纵太过,看低了这世间诸人诸事。”

顿了下,又道:“我还听人来说,昨儿是谢家的那位小将军来接你的?”

听到这个,一旁坐着的华年和盛年登时就来了精神,几双眼睛闪亮亮地看向素年,希望得到求证。

素年笑着点点头:“他也同朱伯伯学琴。”

对于这位将军,从回京那日就颇得众人关注,一是因为他功勋卓著,再者,就是他那出名的骇人相貌了。

“那……谢家小将军真如传言中那般丑怪?”盛年忍不住插话问道。

素年想了一下:“谢小将军整日带了个青铜的鬼怪面具,确实丑陋,但是长得如何,我就不得而知了。”

华年沉吟道:“京中人多喜以貌取人,只要谢小将军带着这面具,在人们心里,估计就是面貌丑陋的。”

锦年此前在庄子里,没有听说过谢成煜回京献俘的盛况,身边叫做绿柳的大丫鬟低声解释了,她若有所思:“那就是说,没有人见过谢小将军什么模样了?”

坐在上首的蒋老太太笑眯眯地听她们姐妹讨论一个外男的样貌,不但没有生气,还在几位姑娘疑惑的时候加了把柴火:“怎么会没人见过。”

素年几人眼睛更亮了,一个个抬起头期待地看着蒋老太太:“祖母,您见过?”

蒋老太太避而不答,伸手捶了捶自己的腿:“哎哟,这走了一小会儿,我这腿啊,怎么这么酸。”

素年几人连忙上前,捶腿的捶腿,捏肩的捏肩,别提多殷勤了,蒋老太太端着谱儿,享受够了孙女们的殷勤,才慢吞吞地道:“莫说是我,你们去问问你们大哥哥二哥哥,他们也是知道的。当年谢小将军在京中的时候,允文允武,压得你哥哥他们这一群子弟们都抬不起头。”

这些事情素年隐约听人说过,倒也不觉得如何,反而是华年诸人有些不信:“大哥哥习武厉害,二哥哥读书也是顶顶出色的,怎会让他人给压一头?”

蒋家大少爷蒋春远,今年二十二岁,在御前的羽林卫中供职,时常能见到圣上天颜,颇受器重。

二少爷蒋春适,素年的兄长,目前正在京外游学,当年在京中的时候,也是惊才绝艳的才子。

蒋家的一众小辈很为这两位兄长骄傲,如今听人乍一说他们兄长也被人压得抬不起头,第一反应就是不敢相信。

“我骗你们做什么,不信等你大哥哥下值回来你们去问问,看祖母有没有说假话。”蒋老太太笑眯眯地道:“谢小将军的娘亲,曾经有咱们大雍朝第一美人的称号,谢小将军完全继承了他娘的美貌,连宫中太后都说他跟个玉人一般。”

盛年有些不信:“那谢小将军如今怎么有这样的名声?难道是越长越丑怪?”

大抵是因为如今和谢成煜熟悉了的缘故,素年听到旁人说起谢成煜“丑怪”,心里突然就觉得不是滋味起来,出言打断了盛年的话:“谢将军当世英杰,我们还是莫要讨论他的容貌为好。”

她这话说的突兀。

屋子里一群人都在说谢成煜的样貌,连蒋老太太也没有例外,而她起初也没有反对,如今却突然说出了这样的话,原本言笑晏晏的房间里顿时陷入了一阵尴尬的沉默。

话一出口,素年就觉得有些后悔。明明一再告诫自己把原先张狂任性的性子收起来的,但很明显,她这份告诫遇到在意的事情的时候,根本没有半分效用。

她张了张嘴,想说点儿什么补救,但是本身又不是什么玲珑剔透的人,一时间却又想不起来说什么。

幸好这份沉默没有持续多久,白玫就掀了帘子笑着走了进来:“适合女孩们的料子我都拣出来放在东厢房了,赶紧来挑料子。”

说着伸手去搀扶蒋老太太:“母亲来给这群丫头们掌掌眼。”

蒋老太太顺势把手递给白玫:“好,我也去凑凑热闹。”

蒋府的针线上每季会给姑娘们做四身衣裳,除了各自的例银外,还有两匹上好的料子。这样的程度在京中虽说不上多,也算是中等程度,总之是够穿了。

不过要是有个富有且喜好打扮闺女的娘亲,比如白玫,素年每季的新衣裳都在十身往上,不乏还没有穿过就永远压箱底的精良之物。对此华年和盛年都十分羡慕。

但是白玫的精明之处就在,她除了会给素年做衣裳之外,隔一阵还会借着换季之类的各种名目,给华年和盛年送一些颜色鲜亮的料子,理由都是现成的,谁让她手里有的是银钱又喜欢做散财童子呢。

因此提起这个三太太,府里的人几乎都会竖大拇指。

素年她们几个见白玫当散财童子见惯了,锦年却从来没有体验过,因此见了东厢房当门的矮榻上堆的如小山一样的各色料子的时候,吓了一跳,顿时有些无所适从,站在门槛处的脚就有些迈不进去。

素年恰巧跟在锦年身后,见她这副模样,忙伸手携了锦年的胳膊:“大姐姐,我昨儿个还在娘亲那儿见了一匹烟霞紫的青州绢,柔和的紧,肯定最衬你了。”

锦年侧头看了这个方才惹人尴尬的妹妹一眼,私下忍不住叹气,这还是个孩子呢,说话不知轻重也是常有之事,心思还是良善热忱的。

更何况,以三婶婶的性子,只要能与四妹妹交好,她手里稍微露点儿,就够她把日子过得更好上几分。

脸上浮出一个温柔的笑容:“是么?我不大懂,可要劳烦素素多多指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