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2章学琴这件事

第12章学琴这件事

没过多久,华年和盛年就相携着过来了,她们都是二房的姑娘,住的比较近,就一起过来了。正屋里多了三个正值年华的少女,气氛顿时活跃了不少。

华年和盛年听了蒋老太太的话,也是怔了一下:“大姐姐?”

不是她们不关心家中的姐妹,而是大姑娘蒋锦年,在蒋府中几乎从来没有痕迹。

二人除了知道上边还有一位大姐姐,是长房的庶女,常年住在京郊的庄子里,其他的一无所知。

素年知道的倒是多些,不过这都是她前世的记忆,前世的这个时候她第一次听到大姑娘的名字的时候,也是茫然的,只知道有这么个人,这个人是美是丑,是好是坏,她都不大清楚。

蒋老太太顿了下,才道:“对。你们大姐姐的姨娘前阵子去世了,不能让她一个人住在京郊的庄子里,所以府里把她接了回来。”

这个解释非常模糊,但是华年她们都是通透之人,听蒋老太太这么说,知道其间必有不大好说的隐情,所以也没有多问,只是问道:“大姐姐回来住在哪里?我们姐妹们先去帮着布置布置,免得大姐姐回来之后不称手。”

蒋老太太闻言就笑了起来:“你们有这份心意就更好了,以后相处肯定和睦。我把西边的紫藤苑给了你大姐姐,你们这几天去看看,需要什么使人告诉围珠。”

见几人脆生生的应了,又道:“还有个事情,就是你们的王夫子回家待嫁了,你们的教授琴艺的夫子……”

话还没说完,就看到盛年可怜巴巴的看着她,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蒋老太太顿时就笑了起来:“做什么怪样子,有什么话直说!”

“祖母,能……能不学琴吗?”盛年一边小心翼翼的问,一边拿她那双黑白分明的大眼睛觑蒋老太太,配上她那虽然没长成但是已经有倾城之姿的容貌,蒋老太太顿时就有些心软起来。

“你二姐姐不学琴,但是你二姐姐诗书读的好,非是闺阁没科举,否则能给咱家再考个状元出来。你呢?你诗书比不上二丫头,针线比不上四丫头,下棋一窍不通,画画谁都不认得你画的什么,你说你不学琴能干什么?”

蒋老太太说一句,盛年的脸就垮一分,等她说完,盛年的一张脸上就带了点儿泫然欲涕出来,看得一边的华年和素年忍不住掩住了嘴。

最后还是素年忍不住替盛年说了一句话:“可是,三姐姐长得好看啊。”

蒋老太太数落盛年的话就顿住了。

的确,盛年长得好。

雍朝立朝近百年,起先的那点儿昂扬进取的精神早就被歌舞声色给消磨的差不多了,尤其是近些年,京中人重颜色,对于一张好看的脸追捧的甚至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若是长得好,在诸多事情上都有着极大的便利。在这样的风气下,前世的素年性子才会越来越偏,谢成煜也因为整日带着个丑陋的面具而婚事艰难,被人怀疑能力。

盛年长得好看,哪怕什么都不会,也有大把的人追着捧着。

而蒋太傅虽然已经致仕,但是在朝中人脉关系还在,再加上个蒋老太太,哪怕她只是个庶女,也不会护不住她。

对于盛年来说,她完全可以“恃美行凶”。

蒋老太太叹了口气:“有一副好容颜,是好事,也是坏事,莫要被一张脸迷了心窍。”

说完还看了素年一眼,警示的意味很明显。

素年听到那句“莫要被一张脸迷了心窍”就有些出神,若说是谁对这句话理解最深,那就非她莫属。她上一世可不就是被一张脸给迷了心窍,落得那样的下场?

只是这副模样看在蒋老太太眼里,止不住就在心里又叹了口气。四丫头生来体弱,她和蒋老太傅两人也就偏疼她一些,谁知道让这丫头生生地长歪了性子,就喜欢旁人的一张美人脸,小时候还能当个笑话来看,长大了才发现,这性子有些左,想去纠正也有点儿无从下手。如今只能多说几句,不过,看这样子,小丫头明显是没有往心里去。

盛年听得祖母这样说,连忙敛了容色施了一礼:“孙女晓得了。”

顿了下,还是有些不死心:“那这琴艺课……”

蒋老太太摆了摆手:“随你吧,你若是真不愿意学,那夫子怎么教也教不会。”

又笑眯眯地看向素年:“既然三丫头不想学,那祖母就专门给四丫头请个夫子来,只教你一个。”

也顺便磨磨四丫头的性子。

原本有些发呆的素年听她这么一说,顿时腿肚子有些软,可怜巴巴地看着蒋老太太:“祖母……”

“三丫头实在是没有学琴的天分,不学也罢,你是有天分的,只要勤加练习,定然会学有所得。”蒋老太太对待素年倒是毫不客气,不给她任何反对的机会,就拍板把事情定下来了。

孙女们年龄越来越大,眼看就要到了说亲事的年纪。盛年模样出挑,便是个草包美人,在如今的京中也不乏追求者,更何况,那是个通透的,不会把日子过得太坏。

素年性子娇惯任性,模样又不出挑,肚子里再没有几分才学撑着,以后即便说亲不难,把日子过好也要比其他姐妹难上几分。

眼看着蒋老太太铁了心的准备再给她请个琴艺夫子,素年心里顿时就有点儿欲哭无泪。

虽然她学琴比盛年快,但是也好不到哪儿去。之所以看起来天分尚可,一是因为她心高气傲,不愿落于人后,课后花费很多功夫又不大愿意让人知道;二则是盛年本来容貌已是极盛,这些事情就能赖就赖,不愿意出头。所以素年这个半吊子的琴艺水平,竟然也成了“有天分”之人。

――实在是瘸子里挑不出什么将军来。

她的琴艺先生听到蒋老太太这个评价,估计会哭出来。

更何况,若是因为心底喜爱而选择的技艺,素年定会竭尽全力,但是这琴艺,她一来并不是特别喜爱,二来,“说亲便利”这个出发点着实让她有些抵触。

重活一世,素年虽然还没有想清楚除了报恩和报仇之外,自己要活成什么样的人,但是绝不会再因为一门体面的亲事而殚精竭虑。

但是这些心思绝不可能露在人前,素年嗫嚅了半天:“祖母,我……我……”“我”了半天也没有“我”出个名堂来,正当她有些消沉的时候,脑中灵光一闪,突然想起那天在澄心堂里见到的一个人来。

朱子懿,号独幽,十年前在京中的时候,是极其著名的操琴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