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二十二章 登陆作战(1 / 2)

第二十二章 登陆作战

.第二十二章登6作战

身为6战队司令,牧浩洋肯定得考虑6战队的作战问题。

虽然6战队由总参谋部直接指挥,只是在名义上隶属于海军,但是在规模上,6战队仍然偏小。

牧浩洋收到任命书的时候,6战队仅有四个旅与八个独立营,总兵力不到五万。

在这五万官兵中,作战人员仅有两万四千人。

编制偏小,不是牧浩洋的错,主要是他的前任,即吴建军完全按照特种部队的标准打造6战队。也不能说吴建军做错了,在他担任司令期间,6战队本来就是一支规模较小的特种作战力量。

在编制上,6战队的四个旅分别隶属于四大舰队。

因为北海舰队的规模较小,以训练为主,所以隶属于北海舰队的第一6战旅也是6战队的教导旅,编制仅有其他三个旅的三分之一。此外,四大舰队还各有两个独立营,即后勤营与综合战斗支援营。在编制最为齐整的印度洋舰队中,6战队总兵力为一万六千人,其中非战斗人员多达八千人。

牧浩洋已经制订了6战队的扩编计划,只是还没得到落实。

按照他的要求,除了第一6战旅之外,其他三个6战旅均升级为6战师,规模扩大三倍以上。每个6战师下辖三个6战旅、六个旅属独立营与四个师属独立营,兵力在二万六千人到二万八千人之间。此外,还将增设三个二级6战师,各辖一个满编6战旅与两个预备6战旅。完成扩编之后,6战队的总兵力将达到二十万,作战人员过十二万,相当于6军总兵力的百分之三十。

当然,这只是美好的憧憬。

即便立即着手扩建6战队,也要到二零三五年才能完成扩编工作。

在这场战争中,牧浩洋能够动用的不是四个6战旅,而是两个,准确的说是两个半。

按照黄峙博做出的安排,他只能动用南海舰队与东海舰队的6战旅,北海舰队的6战旅将作为预备队,主要负责后方的组织与训练工作,而印度洋舰队的6战旅要留下来镇守安达曼-尼科巴群岛。

两个6战旅,总兵力也不过一万四千。

算上北海舰队的半个6战旅,总兵力在一万六千人左右。

这点兵力能做什么?

真要打大规模地面战争的话,一万六千人只能满足战术级别的作战需求,连一场战役都支撑不起。

当然,这是传统的地面战争思想。

在占据了绝对制空权与制海权的情况下,地面战争只是配角,越军再能打,也不可能在没有制空权的情况下打赢地面战争。

要知道,现在不是二十世纪六零年代。

牧浩洋要面对的,不是当年那支悍不畏死的越军,而是在经济改革浪潮下冲刷了三十年的越军。

这支军队有多少战斗力,恐怕谁的心里都没底。

最大的变化,在地理环境上。

六十多年前,越南有百分之七十以上的森林覆盖面积,而到二零二九年,越南的森林覆盖面积已经降到百分之三十以下。人口急剧膨胀,大片森林被开垦成耕地,红河三角洲与湄公河三角洲已经看不到热带雨林了,即便在人口较为稀少的偏僻地区,热带雨林也被橡胶种植园、香蕉种植园、甘蔗种植园等农垦基地取代,而这些农作物,绝大部分出口到中国,农业在越南经济中仍然占了很大的比重。

没有了热带雨林,越军就没有打游击战的基础条件。

在考虑地面战争时,牧浩洋早就意识到,凭借一万多名6战队员,不可能在广泛区域内与越军打运动战。

6战队只有一个使命:切断越南的南北交通大动脉。

在战术选择上,牧浩洋把重点放在了阵地战上。

也许在当时看来,这是很落后的战术思想,但是最适合越南的特殊国情。

要知道,越南是一个南北长,东西狭窄的国家。在中部广平省,最狭窄处只有大约六十公里。

这就是越南的死穴。

只要抓住这个死穴,就取得了一半的胜利。

“我的意见是,6战队登6之后,在战线南北两端设置隔离带。”牧浩洋翻出地图,在上面画了两笔,“两条隔离带间隔五到十公里,在隔离带外围的主要公路上,设置前进观察哨所。6战队的主要任务就是守住隔离带,阻止越军进行战略机动,并且把这里变成越军的禁区。”

庞跃龙看着地图,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战术上,6战队要充分利用我军的火力优势,特别是空中优势。”牧浩洋稍微停顿了一下,点上烟后,又说道,“6战队上岸之后,我会向海南增派四百架作战飞机,专门支援6战队作战。到时候,‘黄帝’号航母战斗群也将到达,在海南岛南部海域活动,也专门为6战队服务。如果有必要,我还会增派几艘大型战舰,在靠近海岸线的地方巡逻,随时为6战队提供炮火支援。”

“即便如此,6战队仍然需要独立的火力支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