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五十七章 战术侦察(1 / 2)

第五十七章 战术侦察

.二十九日上午,只生了一场)

因为ig-31执行的是侦察任务,而f-15j在最大升限与最大度上又差得太大,所以双方均没有损失战斗机。

与其说是空战,不如说是防空截击作战。

早在二十世纪九零年代,前苏联解体之后,随着中俄关系改善,俄罗斯就向**大力推销过ig-31,只是当时**空军没有看起这种完全用来对付战略轰炸机的重型截击机,而是选择了性能更加均衡的27。

以当时的情况来看,**空军的选择没有错。

虽然ig-31用有出色的高空高性能,是世界上性能最出色的防空截击机,但是在国家安全形势得到改善后,**空军最需要的不是笨重的截击机,而是能够与周边国家数量众多的第三代战斗机抗衡的制空战斗机,而且是一种航程与改进余地都足够大,能够执行多种作战任务的战斗机。

显然,27才是理想选择。

只是,也不能因此把ig-31说得一无是处。

第二次朝鲜战争中,紧急采购的几架ig-31用行动证明了自身价值,不但击落了一架联军的预警机,还在接下来的战斗中,迫使联军把预警机部署区域往后撤了上百公里,为志愿军打开了局面。

战争结束后,**空军用返购的方式得到了这几架ig-31。

当时,空军希望通过掌握ig-31的技术,开出一种高空高截击机,专门用来对付敌人的战略飞机。

这个想法很好,可是很难实现。

原因很简单,就算**空军认识到了高空高截击机在现代制空作战中的重要性,也不可能大量装备。更重要的是,这种性能单一的重型战斗机很难获得打开国际市场,因此**空军得承担全部研制经费。为了几十架、最多上百架战斗机投入巨额研制经费,而且很多工作得从头做起,显然不大划算。

紧接着,中俄的军事合作全面展开。

利用这个机会,**空军不但从俄罗斯采购了十二架ig-31,还以合作的方式与俄罗斯共同改进ig-31。

名为改进,实际上是借此机会获取关键技术。

可以说,就算**空军暂时放弃了展高空高截击机的想法,在未来某个时候,也不见得会上马类似项目。

当然,随着技术进步,未来的高空高截击机也许就是空天飞机了。

只是,**在相关领域几乎没有技术积累,需要俄罗斯的关键技术,也就有理由为共同开投资。

当时,十二架ig-31全部装备空军的战术实验部队,用来探索高空截击战术。

至于从朝鲜获得的四架ig-31,在此之前就移交给了沈飞与成飞,被航空工程师拆成了零件。

现在,这些战斗机派上了用场。

ig-31不但是性能出色的高空高截击机,凭借其群的飞行高度与度,特别是音巡航能力,也是一种理想的战术侦察机。

事实上,ig-31并不具备音巡航能力。

依靠巨大的油量,ig-31能在打开动机加力燃烧室的情况下,以两马赫的度飞行两千公里。

这个能力,连f-22a都比不上。

如果以二点七五马赫的度冲刺,ig-31能够持续飞行十五分钟,足以横跨战场。

更重要的是,其过二万七千五百米的最大巡航飞行高度,足以让所有防空战斗机望空兴叹。如果遭到防空战斗机拦截,ig-31甚至能在短时间内爬升到三万米的高空,以三马赫的度扬长而去。

面对这样的侦察机,别说防空战斗机,连绝大多数防空导弹也望尘莫及。

拿“爱国者3”来说,即便在拦截战斗机的时候,最大理论射高达到四十公里,射程更是在一百二十公里以上,可是在实战中,受战场情况限制,对战斗机的拦截斜距很难过四十公里。

执行侦察任务的时候,gi-31不用飞到目标上空,从目标附近掠过就行了。

在拦截ig-31的时候,**空中自卫队的f-15j提前爬升到两万米高空,而且以全冲刺,都没能够到侦察机。即便追了上去,f-15j也很难进行拦截,因为配备的两种对空导弹的最大作战高度都没达到二万五千米。

用战斗机上的机关炮拦截以接近三马赫度飞行的侦察机,几乎是痴人说梦。

这场空战,再次证明了ig-31的战术价值。

此后,十二架ig-31轮番上阵,每隔两个小时就有一架飞临冲绳,用安装在流罩里的高分辨率照相机拍下嘉手纳空军基地的照片,然后用卫星数据链送给后方,供指挥人员判断敌情。

直到战争结束,ig-31的侦察行动才终止。

在此期间,**空中自卫队想尽办法拦截这些讨厌的侦察机,可是均没取得战果。

整个战争期间,只有一架ig-31因为机械故障在东海坠毁,还有四架因为零备件告罄而停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