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一百五十四章 神秘大鼎(2 / 2)

群臣听到石虎吩咐,立马围了过去,尤其是那些汉人文臣,他们对这些东西,骨子里就不可抗拒,那代表的是君权天授,是威严与正统,九鼎之地位,绝不亚于传国玉玺。

群臣围着大鼎看了半天,你一言我一语,嘀咕了半天,也没人说出个所以然来。

“你们看出来什么没?这到底是不是传说中的那个鼎?”石虎看着那群文人问道。

“陛下,这九鼎传闻当年秦朝覆灭后就不知所终,一直是传说中的东西,这我们也没见过啊,实在不能确定这是不是传说中的大禹之鼎。”一个汉人模样的大臣说道。

“亏你们这些汉人还自称读书万卷,什么狗屁?平时说起来头头是道,这让你们看看是不是你们祖宗的东西,就认不出来了!滚滚滚!”石虎不耐烦的骂道。

那人被石虎骂的不敢说话,连忙往后退缩,站到人群后面去了。

“要想鉴别是不是传说中的九鼎,倒也不难。”人群中忽然传出了一个声音。

众人纷纷转头寻找是谁,才发现刚刚这句话是石鉴说的。

石虎微微皱眉,他没有想到这个平时低调的不能再低调的石鉴,会忽然在群臣面前开口说话。

“老三,你的意思是你知道如何鉴别?”石虎有些不太相信石鉴懂得这个。

石鉴假装低调,语气极为内敛的说道:“儿臣记得书中记载,当年大禹分天下为九州,州设牧,以九州牧所贡之金,铸九鼎于荆山之下,象征四海九州,天下归一。九鼎铸造之时,大禹命人在九鼎之上镌刻魑魅魍魉的图形,让人们警惕,防止被其伤害,又在鼎身上镌刻了九州名山大川,故而成为至高王权的象征。所以儿臣猜想,若要验证此鼎是否为传说之物,只需要查验鼎身上是否有魑魅魍魉或者名山大川的图形即可。”

“远志,你饱读诗书,说说看,是不是这么回事?”石虎问站在一边的刘远志。

刘远之拱手说道:“回禀陛下,宁王陛下所言确实与书中记载一致,这个说法,应当是可信的。”

“来,你们都看看,朕看的眼花。”石虎说着,招手让众人再观察观察。

刘远志走上前,伸出手仔细摸着这尊青铜鼎的纹路,其他大臣出于好奇,也在一旁指手画脚,议论不休。

石虎安安稳稳的坐回了自己的位子上,一边喝着酒,一边看着下面的大臣们争论不休。

刘远志抬头看了看站在人群中的石鉴,然后站起身恭敬的行礼问道:“宁王殿下,不知道您怎么看待这尊鼎?”

石鉴假装有些紧张的连连摆手,说道:“这我可不敢说,我只是在书上看到过这样的记载,我觉得这山川河流走向如何,或许请教西华侯比较好,西华侯常年领兵打仗,对各地的山川走向肯定非常了解,所以不如让西华侯来看看比较合适。”

石鉴话音刚落,众人的目光立马转移到一直保持沉默的石瞻身上。

石瞻正双手抱在胸前,见众人看着他,淡淡一笑,说道:“刚刚我已经看过了,这鼎上镌刻的是幽州的山川走势。”

“侯爷的意思是这鼎是真的?”刘远志问道。

石瞻微微皱眉,看着刘远志,略有些严肃的说道:“刘大人,我刚刚说的是这鼎上镌刻的确实是幽州的山川走势,但是我没说这鼎是真是假。”

“这……”刘远志对石瞻的话似乎也无可辩驳,只能无奈的继续和身边的人研究。

“你们研究出来没有?”石虎问道。

“启禀陛下,这鼎身上的纹路与传说中的描述倒是基本一致,只是真假,实难分辨。”刘远志说道。

尤坚有些不太乐意了,说道:“刘大人,什么叫真假难辨?你的意思是庆王殿下拿了个假的过来忽悠陛下?”

“尤大人,请你注意你的措辞,我什么时候说庆王殿下献给陛下的这尊鼎是假的了?我只是就事论事,说这鼎真假难辨。尤大人,看样子你是确信这尊鼎是真的,那么你既然这么确信这鼎就是当年大禹所铸的九鼎之一,不如拿出证据来,也好让我等学习学习,受教一番。”刘远志义正严辞的对尤坚说道。

“你这是强词夺理,既然鼎身上所刻内容与书中记载一致,为何会是假的?”尤坚不服气的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