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九七一章 降了再说(2 / 2)


正月十八日上午,已经在安定城内等待罗汝才投降等待了半个月,已经基本上放弃了招降计划的武安伯王廷臣,终于等来了罗汝才派出的使者。

正月二十日的清晨时分,天光阴沉暗淡、空中铅云密布,武安伯王廷臣亲自率领近卫军第四镇三个全部编配骑兵火枪手的骑兵标以及两个骑马步兵掷弹营,即刘兴治部、猛如虎部、虎大威部、吴三桂部,突然兵临临洮东门城下。

就在城头部分贼军的大呼小叫和惊慌失措之中,号称“一堵墙”的王允成,亲自打开了自己把守的城门。

曹操罗汝才按照事先与官军的约定,头天夜里就已经坐立不安地等候在了临洮东门瓮城的箭楼之中。

到了官军终于兵临城下的这个时候,他也没有了犹豫的余地,也没有了其他的选择。

这几日里,八大王张献忠先是传令要见曹营部将李兴,隔了一天又传令说要见罗汝才本人。

这一个个危险,都被罗汝才想出了各种理由左推右挡给应付了过去。

若是官军再不来,他罗汝才恐怕就只能弃城而走,不知道到哪里去当孤魂野鬼了。

所以王廷臣领着近卫军第四镇的骑兵一来,罗汝才立刻下城,带着身边几个部将径直来到了城外。

王廷臣、刘兴治等人,眼见罗汝才亲来军前拜见,心中原有的疑虑顿时消除殆尽。

王廷臣带着一部人马自留城外,而刘兴治则带着吴三桂、虎大威、猛如虎三支人马呼啸着疾驰入城。

吴三桂的掷弹兵营手持火把兵分两路,直冲西门,一路上皆以霹雳弹和猛火油弹开路,而虎大威和猛如虎所部则分别跟在一个骑马掷弹兵营的身后冲杀过去。

而曹营部将“一堵墙”王允成,则按照事先的约定,率领着曹营临阵倒戈的三千多贼军,紧跟在虎大威、猛如虎两支近卫军骑兵的身后,疯狂进攻着敢于反抗的大西营贼军,以便作为自己归降的投名状。

这之前,曹营中的部将以及曹操罗汝才本人屡传不至,早已让八大王张献忠对罗汝才起了疑心。

但是他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罗汝才竟然会联络官军献出了东门。

张献忠素来多疑,对于手下的部将,只要他起了疑心,很少给予他们辩解的机会,一旦怀疑谁对自己不忠,就会直接杀了他。

不过罗汝才这种与他平起平坐,甚至之前在陕北各路流贼之中的地位还要高于他自己的人物,张献忠再霸道也不能说杀就杀。

而且就是要杀,也不能在如今这种条件下动手,因为杀了投奔自己的罗汝才,吞并了曹营的队伍,就要坏了他在陕北流贼中的名声。

各路流贼的头领们从来不把自己当流贼,而是把自己当义军,既然是义军了,那当然要义气当先。

不管你心中怎么想,至少表面上要讲究个义字。

这也是他们这些流贼头领们,用来统领和约束麾下部将的不二法门。

所以,自从正月十八日张献忠第二次传见曹营部将李兴,而最后李兴仍然未至,十九日传见罗汝才而罗汝才也不来之后,张献忠就对罗汝才动了杀心。

只是动杀心归动杀心,要真正动手还需要精心算计,毕竟张献忠还想兼并曹营的队伍。

然而,就在他下决心让罗汝才麾下的曹营再饿上两日,然后就动手的时候,罗汝才抢先把他卖了,而且还是分文不取地就把他卖了。

罗汝才的口风向来很严,直到官军抵达临洮东门外之前,罗汝才一直都没有对自己曹营的士卒们,宣布过自己将要投降官军的消息。

这样做有利有弊,有利的一面是保住了秘密,更保住了自己的脑袋。

不利的是,王廷臣率领近卫军第四镇主力骑兵刚到东门城外,城门一开,就有一些罪大恶极害怕官军的曹营士卒,仓皇逃去向大西营报信。

这就让罗汝才的这次“买卖”大打折扣,同时也给自己在流贼那里树立一批不共戴天的死敌。

当八大王张献忠在得知官军突袭东门,并在曹营内应的帮助之下已经冲入城中的消息之后,当时就知道临洮城守不住了,因此当机立断地安排自己的左膀右臂王复臣和张先壁率领大军抵挡断后。

而张献忠自己,则在近卫军第四镇官军入城的消息传来不久,尤其是城中枪炮声、喊杀声大起之后,就在自己的义子心腹张可望、张文秀等人护卫之下,带着身边的大西营中军精锐,从西门出城,逃往河州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