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九五六章 乐见其成(2 / 2)

因为东城兵马司的指挥董大,是阎应元从通州提拔过来的铁杆,对于自家阎老大的指令,执行起来最是坚决彻底、不留情面。

也正因为如此,过去多少年来,一直默默无闻、没人看得上眼的五城兵马司,到了崇祯四年来临的时候,突然一下子,成为了一支京师城内无人敢于低估的力量。

锦衣卫的人马也好,东厂的人马也罢,面对悄然崛起的五城兵马司特别是其下的警事厅及其侦缉队,人人心生忌惮。

一年之前还敢在京师城内策马扬鞭冲撞街市,甚至鞭打巡防营指挥的东厂番子们,如今再也不敢那么做了。

尤其在经行朝阳门内大街的时候,更是加了倍的小心谨慎。

崇祯皇帝支持阎应元在京师建立起初步的警察系统,当然不是刻意针对锦衣卫和东厂。

不过,若是如今五城兵马司下设的警事厅,能够起到制衡锦衣卫与东厂的作用,那么对于崇祯皇帝来说,当然是一件乐见其成的事情。

崇祯皇帝当然十分信任巩永固和方正化,但是对锦衣卫旗下和东厂旗下从来都是良莠不齐的人马,却还是要进行制约。

包括五城兵马司也是如此,其下的巡防营巡警队巡捕房同样也是良莠不齐。

甚至包括阎应元以五城兵马司副总指挥亲自负责的警事厅及其所辖的五城侦缉队,同样也是良莠不齐。

这是这个时代的通病,或者说是任何一个时代的通病,并不是一个两个负责任的清官所能够解决掉的问题。

如何发扬它们的长处,而避免它们的短处?

如今这位崇祯皇帝能够找到的最好的方法,就是人员与人员之间,尤其是机构与机构之间的相互制衡了。

锦衣卫指挥使巩永固是驸马都尉出身,是崇祯皇帝同父异母的姐姐乐安公主的丈夫,也就是崇祯皇帝的姐夫,算是皇亲国戚的一员。

而东厂提督太监方正化,则是内臣出身,属于皇亲国戚之外的另一股力量。

至于以五城兵马司副总指挥的职务实际主持五城兵马司事务的阎应元,则是武进士和讲武堂出身,完全属于皇亲国戚和太监内臣之外的又一股力量了。

这些人因为私利而走到一起去的可能性有没有呢?

不能说完全没有,但是却微乎其微。

再说阎应元虽然还年轻,但其通州县衙捕快小吏的出身,却让他对人情世故十分精通。

根本不需要皇帝多说什么,他就能够从皇帝交办的事情中品味出皇帝的意思来。

别说阎应元如今有着崇祯皇帝这样的强大靠山了,就是没有这样的强大靠山,以其历史上的表现,到了今天这个地步,他也注定不会轻易去投靠锦衣卫的皇亲国戚或者东厂的提督内臣。

这也是崇祯皇帝放手让他在京师四九城内建立起一套初级警察系统的原因。

再者说了,一个户籍超过叁拾万户、内外总人口多达百万的城市,没有一个专管治安的警察系统,也的确是说不过去。

明末的时候瘟疫流行,尤其是崇祯十四年之后流行于北方的鼠疫,其发生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说宣大之地多年战乱饥荒死伤枕籍且饿殍遍地,大量的尸体腐烂而无人掩埋,宣大边外的草原野鼠靠着啃食人畜尸体而大量繁殖,并将一种剧烈的病毒传播给了人类,最后传到了北京城。

但是,其中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原因,那就是城内人口众多而且管理不善,使得大明京师北京城内的卫生和环境条件极其的脏乱差。

紫禁城就像是一座孤岛一样,被包围在一个垃圾遍地、无数横流,人畜粪便到处都是的污水之中。

甚至大量病饿而死的人畜尸体,都得不到及时的处理,任其在城中腐烂发臭。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即便是没有从晋北和宣大边外开始爆发并蔓延整个北方的鼠疫,久而久之以后,京师城内自己也会爆发瘟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