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九二七章 命运多舛(2 / 2)

而自己生下的女儿,与皇长女一样,很快地就被册封为了坤仪公主。

崇祯皇帝一视同仁的做法,让海兰珠的心里既感到踏实,又感到一些庆幸。

同样的事情,若是发生科尔沁诸部,或者是当初有可能被作为政治婚姻交换出去的漠北蒙古诸部和女真人那里,可不会有这样的结果。

出身科尔沁的海兰珠,自己就是女子,又岂能不知道女子的地位在蒙古人和女真人那里有多么低下。

在蒙古人和女真人那里,女子就是父亲和兄长的财物。

当然,海兰珠不知道的是,在这个时代的大明朝,女子的地位也不高,不过是她遇到了在这个时代称得上是最尊重女性的这个崇祯皇帝罢了。

崇祯皇帝带着几个内侍,走过了一道道纵横交叉状如棋盘的宫墙御巷,当先来到储秀宫的门口,伺候着的宫女见皇帝前来连忙跪地迎接,而崇祯皇帝也不等宫女传话,大步流星地来到储秀宫的后院,走进海兰珠的寝宫正殿。

殿中暖阁外伺候着的众多侍女们呼呼啦啦地跪了一地,海兰珠听见声音,知是皇帝前来,正要从西暖阁向阳一面的榻上起身,就见崇祯皇帝已经当先走了进来,笑着对她说道:

“兰贵妃免礼!免礼!坤仪公主出生不过数日,贵妃辛苦,不必多礼!”

崇祯皇帝这一句暖心的话,说得海兰珠眼眶湿润,差点流泪。

女人生产从来都是人生一道险关,这种事情搁在数百年前的明朝时候尤其如此。

因此,对于宫中后妃们的怀孕生产,不光是这些后妃们本人心里害怕,就是如今这位崇祯皇帝本人也为她们提心吊胆。

一旦出了意外,即便是皇家,在这个时代也没有一定能够救命的办法。

所以,听闻海兰珠生下孩子,他第一关心的并不是生男生女,反倒是海兰珠本人出没出什么问题。

崇祯皇帝进入储秀宫后院正殿的西暖阁中,在靠着窗的榻前一张圈椅上坐下,拉着海兰珠的手,对她笑着说道:

“朕不知科尔沁草原上风俗如何,我大明朝汉地女子但凡生了孩子之后,都要坐月子,安静休养至少一个月,方可下地出门四处走动!

“这期间不能生气,不能受风,不能用冷水洗沐,更不能食用生冷硬之饮食,以免将来上了年纪身体落下什么隐疾!

“往日里储秀宫饮食如何,自是让你们随性而来,朕也从来不管,不过如今刚刚生了坤仪公主不久,接下来的一个月里,可得听朕的话,入乡随俗为好!”

崇祯皇帝见了海兰珠之后,看着她刚刚生产之后略显憔悴但是依旧美轮美奂的脸庞体态,又想起原本历史上的她多病而死,怜爱之心更盛,将自己知道的一些规矩和注意事项,一条条地说与她听。

而海兰珠则笑意盈盈地看着眼前的皇帝,听着他的絮絮叨叨,心中充满了暖意。

海兰珠入宫之前已经会说简单的汉话了,此时入宫两年之久,除了偶尔与宜妃、宁嫔这两个当日从科尔沁带出来的贴身侍女说说科尔沁家乡话之外,其他的时间,不仅读的是唐诗宋词,与恭顺侯府的女眷们来往,或者与宫中其他后妃女官们来往,学的,说的,也都是京腔京调。

此时自然从崇祯皇帝的这番话里,听出了浓浓的关心与关爱。

海兰珠美丽的眼睛有些湿润,美丽的脸庞带着笑意,凝视着侃侃而谈的崇祯皇帝,眼睛里面有信任,有感动,有依赖,有崇敬。

说起来,初入紫禁城的时候,每当独自面对崇祯皇帝,海兰珠的内心情绪都十分的复杂。

要说她对崇祯皇帝有多么的热爱,当然也还说不上,毕竟她可是被曹文诏、牛聚明两个人率领的热河堡明军抢掠而来的。

虽然这支明军在带走她的同时,放过了她的其他亲属与家人,但是对任何一个人来讲,离乡背井都是一件痛苦的事情。

当初同意来到大明的京师,同意入宫成为大明朝皇帝的妃子,对她来说,并非是一件完全心甘情愿的事情。

现在的她,固然常常为此感到庆幸,庆幸嫁对了人,庆幸当初做出了正确的选择。

但是两年之前的时候,她却是抱着听天由命的心态入宫的,抱着挽救科尔沁的未来这样一个心态入宫的。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