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八七九章 辽饷辽饷(2 / 2)

但是崇祯皇帝自己却觉得这些银子并没有白花。

如果没有辽西走廊上的这些增筑城池棱堡的巨大工程,辽东镇当初裁汰下来的老弱病残冗兵冗员,就只能闲着,而且闲着的时候,朝廷一样要给军饷钱粮。

即便对这些裁汰下来的老弱病残军饷减半给付,也仍然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而且除了保持稳定,还带不来其他效益。

而有了这些不间断的工程,这些人就有了事情干。

历史上崇祯皇帝也曾因为九边军饷无以为继,而听信朝中大臣建言核定饷额、裁汰冗兵,但是裁掉的兵员没人管,只是遣散了事。

结果这些人,离开了官军的队伍,转头就当期了山贼土匪。

这个教训不能不吸取。

除此之外,有了这些工程,京畿之地皇亲国戚勋贵之家跟风新建的大批水泥厂、石灰窑、水泥砖瓦厂的大量产出,也就有了巨大的销路。

还有从关内应招北上,开荒种田搞屯垦的流民灾民们,也有了以工代赈的大量机会。

有了事头做,有了银子赚,自然就会有越来越多的无业游民,从山海关出关北上做工。

这个账也不能不算。

特别是,鹿善继这么做了之后,如今这位崇祯皇帝当年定下的西守东攻的复辽战略,才算是八字画上了另一撇,而且还是最重要的一撇。

西守东攻的战略,有个前提,那就是辽西走廊首先要能守住,宁锦防线必须万无一失。

虽然在原本的历史上,直到洪承畴率军在松山全军覆没的那一天,宁锦防线才算是被建虏后金国真正突破,但是如今这位崇祯皇帝却不敢在这个生死攸关的问题上掉以轻心。

所以,尽管朝堂之上对于鹿善继的作为有许多人不满,但在皇帝的默许下,以及军机大臣孙承宗的支持下,其在辽西走廊上高筑墙、广积粮的策略,还是得意持续推行了两年多。

如今的宁锦防线上,除了义州城已经成为了辽东镇坚不可摧的战略支柱之外,觉华岛这个辽海枢纽之地,也因为镇海城的修筑而成为整个辽东镇的镇海神针。

正所谓手里有粮,心中不慌,有了觉华岛镇海城内巨大的粮草弹药储藏量,辽东镇的前后中左路兵马以及随军屯垦的大量关内移民,就再也不必担心建虏骑兵绕城南下或者出兵围城,断他们的粮道和后路了。

当然了,也正因为辽东督师鹿善继及其麾下大将们,这两年多来做的都是默默无闻的事情,所以没有一个人得封世爵。

当赵率教、祖大寿、曹文诏这些当年的同僚,因为抗击建虏有功纷纷被封为伯的消息传到辽东之后,资历远在这些人之上的辽东大帅满桂,心中十分的窝火。

当时满桂心急如焚,急着率辽东军队前往京畿勤王,但是被鹿善继拿出皇帝的密旨予以坚决制止。

崇祯皇帝当时的设想,是准备以实力尚不为人知的近卫军第一镇、第二镇,坚守居庸关、紫荆关一线,给来犯的黄台吉一个难忘的教训。

若是满桂率领辽东大军返回京畿增援,黄台吉恐怕就不会去攻居庸关了。

所以,在九边各镇中的许多人,都在这场抗击建虏的战争中立下功劳的时候,他这个专门负责平辽的辽东镇总兵官、辽东镇五路兵马都统制使,在最该立功的时候居然寸功未立,这让他的心中十分窝火。

他不知道的是,历史上的他,因为与当时的督师袁崇焕不和,早一步被调到了宣大,他倒是带着军队勤王了。

同时由于崇祯皇帝对他十分信任,还让他总理了勤王大军与黄台吉率领的建虏大军背城而战,而他就是战死在了这场战事之中。

这一世,崇祯皇帝让他留在辽东,也是不想让他参与进来,避免他重蹈历史上的命运。

不过这些事情,除了崇祯皇帝自己,这世上当然再没有第二个人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