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六五三章 再努努力(2 / 2)

看着八达岭和石峡岭方向燃起的冲天狼烟,崇祯皇帝的心里没有一丁点的害怕,反而有着无限的期待。

而此前刚刚建功的马世龙也立刻传令近卫军第一镇装填弹药上城戒备,就等着建虏来了之后再次大开杀戒了。

近卫军第一镇自从变成之后,每日里依旧是练队列,练刺杀,与骑兵营、狼铣长枪营配合练阵法,练瞄准射击,等等等等。

什么都练得滚瓜烂熟了,可就是没有上过真正的战场,没有实弹射击过真正的敌人。

十一月初七日的那次大开杀戒,让近卫军第一镇都统制马世龙、监军御史钱元慤全都大吃一惊。

他们知道自己统带的近卫军第一镇是一支训练有素的精兵,但却没有想到仅仅是几个火枪营在城头上站着不动扣扣扳机就能将此前不可一世的建虏铁骑三千精锐屠戮一空。

那一颗颗毫不起眼的弹丸,竟然比精通骑射的建虏射出的箭支还要强而有力得多,比那一批批呼啸来去的战马还要迅速得多!

如今整个近卫军第一镇一共有十六个营头,其中类似建功的火枪营就有整整满编的五个,此外还有尚未动用的四个骑兵营、五个狼铣长枪营,一个车炮营,一个辎重匠作营。

这一次只不过动用了几个火枪营的力量,就将建虏三千先锋前军斩尽杀绝,这种感觉,即使久经沙场的老将马世龙都已经是多年不曾有过了。

何况如今同样编制的近卫军第二镇,还有这样的十六个营头!

每当想起当年的萨尔浒之战,明军大军死伤数万人,也不曾有过这样的斩获和战果,马世龙就对眼前的这位年轻的崇祯皇帝发自内心的钦佩。

没有眼前的这个皇帝陛下,就没有近卫军,也就没有对战建虏大军时候的这种底气:不怕建虏来,反倒是担心建虏不敢来!

这种感觉已经是多少年未曾有过了!

马世龙改在感慨之中,崇祯皇帝身边的其他人中突然有人说道:“陛下!八达岭上的狼烟熄灭了!石峡岭上的狼烟也熄灭了!”

这个话音刚落,就有人又说道:“陛下!看来是虏骑知难而退了!”

正在想着什么事情的崇祯皇帝抬头看,远处的狼烟确实是淡薄了。

他一伸手,每天除了睡觉时间以外几乎寸步不离左右的御前侍从武官陈奏廷立刻递上了一副雕龙黄铜质地的双筒望远镜来。

崇祯皇帝伸手接过来,顺着望远镜看向远方,只见八达岭方向的狼烟的确是熄了,八达岭到居庸关这里的山岭敌台上的狼烟也在一柱接着一柱地熄灭。

看到这里,崇祯皇帝知道自己空欢喜了一场,前来军都陉的建虏或者蒙古兵,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驻足了一段时间之后还是撤退了。

此时的崇祯皇帝当然不知道,正是黄台吉本人亲自领兵前来,而且还在他让刘兴治等人建造的镇虏塔下差点被他给气晕了过去。

其实,原本历史上黄台吉的死法,据说就是一次哀伤劳累过度的猝死,与他一贯就有的头晕目眩中风等症状应该就有着相当大的关联。

当然了,若是此时身在居庸关中的崇祯皇帝知道黄台吉敢于率军五千就亲临八达岭下,而且还在镇虏塔下有了那么一出情况,他一定会派出近卫军第一镇,去与黄台吉拼个你死我活的。

当天夜里,正当身在居庸关中的崇祯皇帝,还在为了建虏的来而复去感到失望不已的时候,回到怀来城外的黄台吉,经过返程途中的反复思考和权衡,最终并没有接受范文程的建议。

虽然这次入关一路顺利,但却没有打上一场决定的战役,没有取得一场决定性的胜利。

战术上来说,大体上都算是成功了,有的甚至还很成功,但是从当初定下的战略来看,战略上却并没有达成既定的全部目标。

虽说林丹汗逃跑了,察哈尔没有全部收服,但是漠南这块土地算是纳入了大金的版图,目标完成了一半。

此时返回辽东,当然不算失败,可是就这样回去,黄台吉却觉得不很甘心。

他当然也理解范文程的忧虑,包括他本人十分看重的镶红旗旗主岳托也曾多次向他建议,说:

“大汗你亲自率领大军,跋涉数千里远征察哈尔,并南下攻略大明,这诚然是先汗乃至自古帝王未曾有过的壮举!

“但是我大金满编八旗,大汗你带走了四旗,若是东江镇和辽东镇突然出兵进攻辽沈大地,我们的后路岂不是很危险吗?”

如今从八达岭下返回怀来城的途中,黄台吉反复权衡反复回味这几句话的意义,心中虽然隐隐不安,对自己的辽沈心腹之地忧虑异常,但却依旧决定,要为当初既定的目标再努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