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六四九章 诱敌来攻(2 / 2)

原本历史上,扬古利死在后金第二次东征朝鲜的战场上,黄台吉听说了他的死讯,哭得死去活来。

这一次,崇祯皇帝特意让三千营的副总兵刘兴治去割取瓮城中死亡建虏的头颅,就是因为刘兴治见过扬古利、达尔岱和图赖这几个黄台吉在正黄旗中的心腹干将。

而这三个人的头颅,将被崇祯皇帝特意挑选出来,作为礼物,或者说饵料,送给黄台吉,以便引诱黄台吉继续派军来攻居庸关。

十一月初十日上午,刘兴治、虎大威等人督率三千营军队,在军都陉的北口,八达岭的山下,筑成了由建虏尸身和头颅浇注水泥而成的六面体镇虏塔。

这座镇虏塔的六个身面上,每一面都镶嵌着四五百颗带着金钱鼠尾的建虏首级。

崇祯皇帝的目的,当然不仅仅是为了炫耀战功,更重要的是为了激怒领兵至此的黄台吉。

刘兴治筑塔完毕,崇祯皇帝派来坚检查验收的三千营提督勋臣惠安伯张庆臻,又给刘兴治带来了一道手谕。

皇帝令他带着扬古利、达尔岱和图赖三人的头颅,率领三千营虎大威所部骑兵,前去怀来、保安一带,寻找建虏军队,将这几个头颅送还建虏。

天不怕地不怕的刘兴治,碰上了同样天不怕地不怕浑身是胆的虎大威,两个人二话不说领了旨意。

次日上午,两人带着扬古利等三人的头颅,率领三千营的前锋营两千骑兵,往怀来赶去。

当日下午,两人率部刚刚行到榆林堡外,他们就遭遇了建虏的前哨队伍,大约一个牛录三百人。

若是一般明军名将,野外遇上建虏哨骑,即便是辽东这样的强镇,多数情况也是扭头就撤,根本不敢接战。

但是刘兴治和虎大威这种混不吝的人物,在榆林堡外骤然遇见了建虏的数百哨骑,不仅不退,而且立刻下令备战,迎着嗷嗷喊叫策马冲来的建虏哨骑,就撞了上去。

榆林堡外地势已经十分开阔,双方两个回合的冲撞下来,不少人跌落马下。

这一股大约一个牛录的建虏哨骑,见这股明军骑兵如此悍勇,而且数量也远胜过他们,所以没有恋战,丢下三四十个坠马死伤的建虏不管,呼啸着策马离去。

而刘兴治、虎大威遇见了建虏哨骑,知道西面必有敌军,因为不知道这股敌人的深浅,也就没有敢于追击。

两人率领所部,只是策马将那些落地的建虏一个个用马蹄踩死,然后收割了建虏的头颅,带着麾下的伤兵,就近驰入了榆林堡。

榆林堡距离居庸关只有四五十里远,算得上是居庸关的一个前哨了。

但是明朝的军事防御制度,就是这么犬牙交错纷繁复杂。

虽然榆林堡距离居庸关这么近,而且对于居庸关这么重要,但它却在宣府镇的辖区里,归属宣府镇管辖。

此时担任榆林堡守备一职的人物,姓侯名贵荣,正是侯世禄的亲信家丁出身。

正在因为建虏哨骑来到堡外而惶恐不安的侯贵荣,见居庸关方向竟然有大股骑兵来援,当下高兴万分,立刻打开堡门,将刘兴治、虎大威及其所部骑兵迎了进去。

然后一边嘘寒问暖,一边传令堡中士卒准备好酒好菜招待刘兴治一行。

在榆林堡内一处哨楼之中,侯贵荣张罗了一桌酒席答谢刘兴治、虎大威等人的救命之恩。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虎大威抱着一根羊腿啃了一口,然后问道:“侯兄弟!西面、北面究竟如何了?”

虎大威问完了话,侯贵荣见刘兴治等人都是盯着自己等带自己的回答,叹了口气,说道:“听说除了大同和宣府两座镇城以外,宣大地界的其他大大小小十来个城池,全都让东虏北虏联手给破了啊!说起来那叫一个惨啊!”

接下来,侯贵荣借着酒劲儿,一五一十地将自己知道的和听来的情况,全都向刘兴治等人娓娓道来,听得两人面面相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