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六一八章 已经晚了(2 / 2)

这些人的要求让林丹汗恼怒万分。

然而恼怒归恼怒,当了二十多年大汗的林丹巴图尔知道,如今的察哈尔已经不是从前了。

察哈尔附属的八个鄂托克,如今一个都没有了,不是投靠了后金国,就是跑到漠北自立门户了。

若是察哈尔本部左右翼的六个固山也逃散了,那么他林丹巴图尔的这个呼图克图汗还算什么蒙古人的共主呢?

林丹汗再次召集麾下的王公大臣宰桑台吉们和国师大喇嘛们,齐聚在自己的行宫里商议。

而且林丹汗也让人收好了自己的三样宝贝,蒙元帝国的传国玉玺,玛哈嘎拉金佛,以及用黄金书写的《甘珠尔》(大藏经)。

这个意味深长的举动,立刻让库库和屯城中的察哈尔贵族高层明白了林丹汗的心意。

如果不是那些红教喇嘛们执意反对,恐怕林丹汗等不及贵英恰送来的消息就已经奔逃在再次西迁的路上了。

却热思塔布囊和贵英恰的消息,成为了林丹汗及其国师卓尔济呼图克图的最后一线希望。

如果明军前来救援,那么林丹汗就能够坚守下去,而国师卓尔济呼图克图及其随从众喇嘛,也就能够说服其他察哈尔贵族选择坚守库库和屯。

然而,贵英恰九死一生闯进城中给他们带回来的,却是令他们感到绝望的消息:大同镇的明军没有出兵来援,而是上书请旨定夺!

林丹汗可是与大明朝的边镇将帅们打过多年交道的,说是上书请旨定夺,而实际上就是大明官方特有的一种拒绝。

即便是真的上书请旨定夺,大同镇距离大明京师到底有多远,林丹汗不知道,但他却知道,等到大明皇帝的圣旨来了,恐怕自己已经成为黄台吉的阶下囚了。

一想到左翼蒙古三万户原属自己的部落首领纷纷投降黄台吉,林丹汗就对自己的处境感到深深的不安。

说不定身边的哪个部落首领,会在黄台吉大军围城的时候,绑了自己献出城池!

就在林丹汗一遍一遍地看着各部首领在自己面前争执不下的时候,贵英恰冲破了博洛和巴布的拦截,带着所部剩下的铁槊科诺特骑兵,从库库和屯的南门冲进了城中!

而却热思塔布囊及其所部永谢布的精锐骑兵,却被岳乐率领的建虏骑兵拦在了库库和屯的东门外。

永谢布济农却热思塔布囊率领麾下骑兵为贵英恰挡住了女真铁骑的冲击,却让自己陷入了重围。

双方虽然人数相差不多,但是永谢布济农却热思塔布囊麾下的骑兵,却是奔波了几乎一天一夜之久的疲惫之兵。

此时,遇上了在库库和屯城外已经休整了两天的建虏骑兵,虽然个个效命拼死拦截,但却不是建虏骑兵的一合之敌。

等到大批漠北骑兵在南门外被城墙上的察哈尔人击退,放弃追击贵英恰,返回东门外的战场之后,永谢布济农却热思塔布囊所部很快就陷入了重围之中。

半个时辰之后,来自漠北车臣汗部的巴布台吉,就用一杆长枪挑着却热思塔布囊的头颅,带着自己的队伍,一路趾高气昂地欢呼着绕城而过了!

正是来自漠北的巴布台吉挑着却热思塔布囊的头颅绕城炫耀战功,使得林丹汗最后下定了继续西迁的决心。

漠北蒙古人已经投靠了黄台吉,自己去漠北,岂不是自投罗网?!

贵英恰冲入城中之后第一时间来到了如今察哈尔高官显贵们云集的林丹汗行宫,向林丹汗禀报了前往大同边外叩关求援的前前后后,众人得知最后的一线希望也破灭。

而城外漠北蒙古车臣汗部的绕城欢呼,更让城中察哈尔部的高官显贵们感到心惊胆战。

众人纷扰之中,贵英恰单膝跪地右手抚胸,冲着林丹汗行礼说道:

“大汗!您是成吉思汗的嫡脉子孙!您的血管里流淌着成吉思汗的血液!您的生命,比人世间最贵重的东西还要贵重一万倍!只要您还活着,您就是蒙古草原上没有争议的唯一的大汗!

“如今女真人的大军正从东面、北面蜂拥而来,而南面的明国又有关山阻隔,为今之计,唯有西迁这一条路!请大汗速下决心!

“若等建虏北路和东路大军十数万主力合围库库和屯,到了那个时候,恐怕悔之晚矣!”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