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55 昨日之日不可留(1 / 2)

55 昨日之日不可留

“姚少师,抱歉,辜负了您和陛下的期望。”

你要说李禹哲多想为朱棣卖命,那也不可能,就算人家是皇帝,丰功伟绩,那都多少年过去了,你下个诏书有人听吗?他之所以选择加入朱棣的阵营,一个是对自己的认知还算清晰,知道自己能力不够,还有一个就是朱凯斌作为了双方的桥梁。

但是,朱棣能派出姚广孝过来支援他,这可是他正儿八经的心腹,靖难之役的头号功臣,太子少师啊,在朱棣自己都是艰难抵抗的时候,带上珍贵的八百骑兵跑过来支援他,拎着个备好的药箱子,大夏天的跑这么远。

你说李禹哲感不感动?历史上伟大的英杰,编篡了《永乐大典》、主导了北京城修建、策划并指挥了靖难之役的黑衣宰相,就坐在他边上,哪怕他打输了,也没有怪罪他,没有惩罚。

所以他这句抱歉,真的是发自肺腑的。

“我跟陛下都很看好你,我们毕竟年岁不小了,你还是个年轻人,第一次上战场,五百骑兵破开敌军门户,面对敌人最强的尖刀夜袭,你也没有溃败,我们在你这个年纪也做不到更好了。

未来永远是你们这帮年轻人的,你和太子虽无兄弟之实,却有兄弟之情,我们总会死去,新人继位。在我们死后,希望你能挑起大梁,便是你要一个异姓王的位置,又何尝不可。”

姚广孝为李禹哲进行了局部麻醉,一边进行手术,一边说道。

“陛下和少师厚爱,臣实在惶恐,其实在上书陛下之后,一直到昨夜的连连成功。臣一度以为,南菁城已是唾手可得,是我小觑天下英雄了。”

“我听太子提起,击败你的那位叫做李小永,九次特等功,更是武道开阳境的高手,最擅长以少敌多,进行斩首行动,你应该是他成名以后唯一的一次失败。

其实我得到李小永亲自带兵袭击你的时候,已经是今天清晨,不管是我还是陛下,根本没抱着秦淮还能守住的希望,只是想尽可能把你和太子殿下救出来。

靖南营的作战永远都是对敌军最高指挥官进行斩首,然后趁敌军哄乱之际,大军齐齐压上。”姚广孝主刀的手异常稳定,话语逻辑清晰。

“这得感谢臣旁边这两位弟兄,正是他们把臣救了下来,后续能够解围也是一众弟兄的功劳,昨夜我受伤以后,倒没有关注这方面的事情。”李禹哲对自己忽视了昨晚意料之外的援兵而感到惭愧。

姚广孝仍是专注于手术,没有偏头看过去,“你有你的机遇,手下能人多是好事,自你以下的将领官员任命,你可以自行定夺,回头补交一份人员资料和任命情况给我和陛下就可以。”

顿了顿,姚广孝看了他一眼,问道:“对于眼下的局势,你有什么看法?”

李禹哲细细斟酌了一番语序、说辞,边说边想,慢慢道:“禀少师,臣以为如今党派的统治还是根深蒂固,百姓对他们的支持率还是很高的;其次,党派部队仍保持着相当高的战斗力,我觉得应该徐徐图谋,不能急于一时。”

姚广孝点了点头,说道:“叫我姚先生就好了,我们在党派内部也有信息来源,党派驻扎南菁的军事最高指挥官赵志明,为人刚愎自用、纵欲享乐、好大喜功却又妒贤嫉能,倒是可惜了李小永啊,先锋大将之才。”

“谢先生抬爱,您的意思是南菁要乱?”李禹哲有些不解。

“李小永往日里立下功劳,在上面有人保着他,如今各个省市几乎沦为孤城,通信来往几乎断绝,他赵志明想要动手,这个时候实在是再合适不过。

先前被你所杀的那名汪羽跟他是一丘之貉,在末世没有降临之前,他们就已经和我们结盟,通过陛下的渠道来走私变卖军火。

如今,他作为南菁最高指挥官,重要的防御枢纽全部被我们夺下来,而李小永却能一夜之间连扳两局,连战连捷,你说这是不是打了赵志明的脸?赵志明该如何自处?”

李禹哲听到这也明白了,但还是有些怀疑,“他赵志明能爬上一城军长的位置,肯定不是蠢货,眼下内忧外患的,他会自断臂膀?”

“你不了解已经老迈的当权者,赵志明今年已经58岁了,如果不是末世,再过两年也就是退休的年纪,纵观他这几年的治军为政方针,都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态度。

你看他在城区内布置的处处防线,的确,挑不出什么大毛病,但是每处都有漏洞。如果是太平盛世,他当个裱糊匠也就得过且过了,现在不一样了。

而李小永锋芒太露,功高震主啊,以李小永如今的威势又挟裹着大胜之势回去,到时候军队是听他的还是听李小永这个营长的?”姚广孝开始了包扎伤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