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四十五章 ,灵气外放

第四十五章 ,灵气外放

莫问踌躅不前,这些天发生的事情太过奇幻,若不是亲眼所见,谁又能知道一直传授教学的老先生是颗竹子?

而自己的师傅明显比老先生高出一个档次,单看老先生见到师傅时的表现就可看出。

莫问小心翼翼的向着惩戒大师所坐的地方走去,只是还没走两步,玄十六就朝着他屁股狠狠的踹上一脚,恨铁不成钢的骂道:“这老秃驴还能吃了你不成?堂堂玄门第十七代传人就这个窝囊样?”

被踹了一脚的莫问,踉跄之下,差点撞到惩戒老和尚,赶紧停住脚步。

“伸出脉搏。”惩戒老和尚望了他一眼。

莫问也不知道这究竟是唱的哪一出,但是玄十六老道士总不会坑自己吧?毕竟自己可是他唯一的传人,还拿了他的拂尘和那个不知所义的青铜箱子。

莫问伸出右手将道袍向上撸了几分,惩戒和尚把着他的脉搏,片刻之后就抬起头,双眼紧收,震惊的看着莫问。

最后他又连连摇头,口中唔喃道“不可能,不可能……”

“哈哈…”玄十六得意的笑着,“没有什么不可能!在我玄门弟子的身上,三道合一又有何不可?”

惩戒和尚瞬时发狂起来,单手拍地,一跃而起,而后大手握拳,向着老道士的地方就砸了过去。

老道士急忙后退,一边退一边还逞口舌之快:“哈哈,你这老不死的和尚,先修道,又修佛,如果道门不要,佛门被弃。两道都不能合一,而我玄门弟子三道合一,心里不痛快吧?”

“胡言乱语!”一击未中,惩戒和尚继续追击玄十六。

“哈哈,今天就让我们战上了一天,看看究竟是你这半道半佛的和尚厉害,还是我这中毒了的玄门十六代传人厉害!”玄十六说着一脚蹬着旁边的银杏树枝干,再踏上一脚就已经上到了两米多的树上。

站在一旁的莫问惊讶的看着眼前打起来的两人,他只觉得此时自己的目光所到之处变得更加深远,甚至玄十六和惩戒和尚的打斗,在他的眼中竟然也变得招式简单,甚至灵气外放时他还能看到灵气。

紧接着他就感觉到自己刚才被惩戒和尚摸过的脉搏,火辣辣的痛,伴随着痛的是一股若有若无的气息全部凝聚在他下丹田处。

咔嚓~

惩戒大师一脚揣在一根并不算粗壮的银杏树支干上,那支干瞬时就断裂开来。

而这些动作到了莫问的眼中就变得如此简单,仅仅是两个到位的动作就可以做到,在踢出那脚的时候,他分明看到惩戒大师的腿部一道白色的光体,随着脚掌外放,直接震在了支干。

这就是灵气外放?

玄十六和惩戒和尚在大悲寺门口打的酣畅淋漓,而在大树旁站着的莫问却看的如痴如醉,甚至偶尔还比划着拳脚。

直到日落夕阳,玄十六和惩戒和尚也未能收手,两人继续在寺门口打斗。时而脚踏树干,飞跃至寺门之上,时而脚踩瓦片,灵气外放。

终于到了傍晚,四周有些黑乎乎时,玄十六逃至莫问跟前大声说道。

“哈哈,惩戒老友,贫道在此先行谢过了。”

而那惩戒和尚却直接脚踏树枝,越过寺门只留下一句话后,便消失不见。

“你未曾欠过贫僧,贫僧也未曾帮过你这徒儿,今日一别以后就不要再来找本道了。”

哈…哈……

玄十六大笑着走到莫问身旁,关心的问道:“感觉如何?”

此时莫问脉搏处的炙热感已经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股暖洋洋的气体,而且这股气体他还可以自由控制,甚至隐隐之间能达到灵气外放的程度。

莫问哪里还能不明白此时的状况?连忙朝着师傅拱了拱手,行着道家礼节:“多谢师傅赐教道法。”

老道士停止大笑,看着莫问那样模糊的脸庞说道:“你说错了两点。第一,为师并没有赐教你道法,只是授予你如何才能越过灵气外放这个阶段。第二,赐教你的不是我,而是惩戒大师,若是没有惩戒大师为你打通经脉,别说灵气外放,你就是吸收灵气都困难。”

“现在你将灵气聚集至双目,再看看周围。”

莫问照做,将体内那股热流引导至双目,却发现这时四周的所有景物,竟变的很清晰,丝毫不弱于白昼。

“既然你该学的都学了,为师也放下心来,一月之约就到此结束吧。原本为师打算一月之后再让你度过此关,可因为那竹妖只能提前了。”

玄十六说着漫步朝着大悲寺寺门走去,边走边说:“这大悲寺不允许道徒进入,为师是个特例,但是你不行!”

莫问止住刚想迈步的双腿,说道“可……师傅,那我?”

“哈哈,今晚起,你便是真正的玄门十七代传入,至于以后,为师可预料不到。今日就算别了。你想去哪里就去哪里。”

玄十六刚说完,就双手负背而行,猛的踩地,拐了个弯,瞬时跃起,消失在大悲寺内。

莫问站在大悲寺门口,思考着去处,神农架内的清风观是不能去的,那地方早就住够了。而现在还有一件血海深仇未办,自然不能再进到深山中。

而家,虽然被那姓唐的老头占了,可父亲母亲终究是死在了镇子里,现在只得尽快赶回镇子,弄清楚这件事。

打定了注意的莫问,开始向着官道走去,而他的身后则是壮观的荆州府城池,可他压根儿就没有去看看的想法。

学会灵气外放的莫问,走起路来也是事半功倍。原本一两天的行程,他竟然赶在第二日午时前到达,而身体丝毫没有不适。

次日午时不到。

莫问走在阳日镇的大街上,今天刚好是镇中开市的日子,因此镇子中是格外的热闹。

附近的猎户,襄阳府运来的粮食,南方来的盐贩子,各种各样形形色色的人都有。

莫问也懒得去研究,心头大恨未解,哪里有时间去欣赏这繁华世间?

随后他直接拦住一个盐贩子问道:“敢问善人,今夕为何年?这镇中土司在何处居住?”

因为阳日镇少数民族众多,所以大明王朝内的体制制度一直没有辐射过来,而是采取土司制度,这土司正是整个阳日镇最大的地方官。

而这盐贩子,只要银子交的足够多,你贩盐?就算是杀了人,只要是在土司的地盘上,别杀了朝廷的人,基本上就会没事。

前提是这土司要保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