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三十一章 ,正式拜师

第三十一章 ,正式拜师

夜晚,省广播大楼,fm94.4,恐怖今夜时,节目播出时段。

“听众朋友们大家晚上好,欢迎大家继续收听‘今夜恐怖时’,我是黄生。今天让我们继续昨天的节目,《勇闯神农架》,作者:退伍老兵。昨天讲到莫问的师傅玄十六要正式收莫问为弟子……”

……

次日清晨,清风道观。

莫问一大早就起身站在道观门口啃着面饼观望,却迟迟不见那老道士的身影。

昨日老道士嘱咐他,今日日早起,举行拜师仪式,过了拜师仪式,他才正真的算是这老道士的徒弟,而老道也肯定不会再坑他,学什么《青玄》功法。

直到午时,莫问才看到老道士缓步走进道观,只是面色发白,看起来久病一般。

玄十六走进道观看了看莫问却也不言语,从道观没了房顶的西厢房里抬出一张破旧的木桌,置放在道观院落正中,又从布袋中掏出几个野果子、一座香炉摆放在木桌上,便凑成了简陋的供桌。

待做好这一切,老道士才庄严肃穆的大声说道:

“上香三柱,九叩归宗。”。

玄十六又将三炷香点燃,西移数步,让出了上香的正位。而后者莫问愣了愣,他从来没有见过如此严肃的老道士,只好双手接过,走上前去插进香炉,随后跪地磕头,九叩之后起身归位。

道家的入门礼与儒家的拜师礼极为相似,片刻过后莫问跪拜完毕,回归原位。

“今日你入我清风观道门,虽为我弟子,可咱们这一脉,早已定下根基,因此贫道无权赐予道号,好在祖师早已料定每代均为单传入门。故此留下神谕,你为第十七代传人,道号玄阳子。”玄十六目视莫问。

莫问闻言感到吃惊,也就是说以后他收徒弟也只能按照祖师已经取好的道号用,而且只能收一个弟子,最重要的是,他终于弄明白那和尚口中的玄十六是谁了,自己就是以后的玄十七?

见莫问微微吃惊,老道士再曰“道士者,行大道之人也,修道重在性命双修,不修命,万劫阴灵难入圣,不修性,寿同天地一愚夫。道法讲究自然,以无为而治,以此来达到复归于婴儿。”

莫问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似懂非懂。

老道士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不懂也罢,日后再说。”刚说完老道士似乎又想起了什么,直叹气。

仪式一过,莫问便缠着老道士“师傅,我现在入了道门,在三清真人前也磕了入门头,烧了香,过了仪式,是不是你就可以传我道法了?”

老道士摇了摇头,有些无奈,如果不是时间紧迫,他玄门的拜师仪式,又怎会如此简陋?

“教你道法那是自然,只是这道法不是一日之功,又何必在乎这一时呢?”老道士看着莫问:“为师准备过几日带你去见几位故人,日后有什么困难,也好有人相助。”

莫问不解道:“怎么师傅,你又要走?”

玄十六万般无奈的点了点头:“为师前些日子,遭歹人暗算,剧毒侵入体内,此时已经感染至肺部,只怕时不多了。”

莫问沉默着望着面前白发苍苍的老道士,想到前几日他就诈死,不由得心中一凉,这次不会是真的了吧?这刚拜师,难不成师徒二人就要阴阳相隔?那他想学的道法岂不泡汤了?

“这…这……”莫问不知说些什么为好。

老道士摆了摆手,寻了一草稻蒲团坐在院落中,“道家何其多,本朝以前正一、全真、真大、太一、净明、更不说哪些支派了,如龙门、遇仙、南无、随山、嵛山、华山、多如牛毛,可到了现在,其他宗派几乎已经全部归纳到正一和全真派门下,这世间恐怕也唯有咱这支脉世代单传,且保留至今。”

老道士明知自己时日不多,侃侃而谈,更何况这些知识是带不走的,而莫问作为他选中的,这一支唯一的传人,理应得知。

“全国道教虽杂乱无章,可从修行方式上来说主要分为两个派别,其一、符箓派,其二、丹鼎派。前者主张以符咒等方术治病驱鬼,降妖除魔,而后者主张炼金丹以求仙,分外丹与内丹二脉。”

老道士从口袋中掏出两本泛黄陈旧的书籍,将书籍推置莫问面前说道。“日后你若遇到正一或全真教的弟子,切记万万不可暴露你的身份。”

莫问看着面前的《青玄》功法,张了张嘴,却什么也没说,只是不明白,日后见了全真,正一教,为什么不能暴露身份,而老道士则插话说道,:

“正一道,兴于东汉,其弟子可以在家修行,不戒荤腥,可婚娶生子。这一点倒是与我支脉相似而全真道,兴于金元,讲求清修,其道士必须出家、吃素。”

“至于那些道家礼仪作揖、拱手、叩拜,这书里都有详细记载。”说着老道士左手大拇指插入右手虎口内,掐右手子纹,右手大拇指屈于左手大拇指下,掐住午纹,外呈“太极图”形,内掐“子午诀”。

演示过拱手礼的老道士继续说道,“这种抱拳形式多用于打坐时,其寓意为‘抱元守一’。日常行拱手礼或作揖礼时,只需自然抱拳即可。”

莫问双手照着做了一遍拱手礼,也从大殿内拿出一个稻草蒲团,放在庭院雪地上,盘腿而坐仔细听着老道士所讲。

“世间宗教各有不一,但终究其教义,大无一二。道讲今生,佛讲来世,这只是表面不合。可无外乎实质相同,佛家讲究来世,今生都做不好,何谈来世?道教讲今生,讲清静无为,亦众多弟子明面清静无为,无欲无求、可清静无为不正是所求吗?

佛家讲究人人平等,迎合人心,所以佛门弟子众多,可人生来即分三六九等,世人愚昧,此话直刺人心,又有几人能真正的认同佛家的人人平等?

有人生来衣、食、住、行不缺,又有人生来贫贱潦倒,甚至自己的性命都不能掌控,这就是人人平等?尘世求缘、求财、求权聚众人之力,解一人之欲,视为平常,实在是愚昧!”

老道士说着连连摇头,“贫道生于明成祖永乐十三年,乙未年,苟活在世92载,可也从来没有做到贫道师傅所说的清静无为。所以莫问,什么清静无为,为师不做要求,人逢在世,只求一个安稳自在,却也要在纲常伦理之内,若要跳出五行外,不在三界中,那你还是人吗?”

老道士耐心谆谆教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