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1章(1 / 2)





  姚远不敢耽误,打了个车就往国人大厦奔去,正是下班晚高峰的时分,车开得比蜗牛快一点,又比乌龟慢一点,这样熬了将近一个小时才到。他气喘吁吁地跑到二层锦霞厅,推开沉重的鎏金红木大门,扑鼻的檀香仿佛是从紫色地毯上蒸腾起来一般,叠级莲花瓣状的吊顶,被水晶灯照耀得珠光宝气,暗红色的墙纸上,明黄色的游龙戏凤图耀得人心醉神迷。一时间,姚远有点不知所措,直到王雪芽招呼了他一声,他才在实木大理石餐桌近上菜的位置坐下。

  “我们公司小姚。”王雪芽指了指姚远,然后向姚远依次介绍道:“这位是廖处长,旁边这位美丽的女士是他的夫人,接下来这位是市第一医院的院长助理张文质先生,这位是《燕京快报》的著名记者左手……”他介绍一个,姚远就从餐桌这边躬着个身子和人家握手。廖处长的手劲很大,笑呵呵的左手与他的手掌碰了一下就松开了,瘦小的张文质手有些凉,至于那个“夫人”,姚远一点也看不出她哪里美丽,只觉得她脑门很亮,长长的脸一直垂下来,到嘴巴的部位像吹糖人一样隆起老高,由于她眼睛总是望着天,而又看不出她究竟哪里值得高傲,所以更像一只被猴王宠坏的母猴子。

  凉菜已经顺着桌沿摆了一圈,一个穿着旗袍的女服务员走上来问王雪芽:“热菜您看是不是端上来呢?”

  话音未落,母猴子已经抓起了筷子:“上菜吧,我都饿了。”说着就夹了一簇蓝莓山药咀嚼起来。

  “晓红!”廖处长皱起眉头,“没看见上位还空着吗?高秘书还没到呢,你怎么就先吃上了……”

  “还要等多久啊?我饿坏了!”刘晓红又夹了一大筷子塞进嘴里,才悻悻地把筷子放下。

  “上热菜吧!”王雪芽笑着对服务员说,转身又对廖处长道:“高秘书来了,咱们再给他点菜嘛……嫂夫人今天怎么不大高兴啊?”

  这一问像铁钩子,把刘晓红的舌头勾了出来:“我们所里有一个聘用工,今天我指出了他工作中的一点问题,他居然拿着刀砍我,我是副主任啊!差点被砍死,你们说这世界还有没有天理了?!”

  “嫂子消消气,喝点菊花茶。”左手嚯嚯地笑了两声,端起茶壶给刘晓红的茶杯里续水,然后好像很无意地问了一句:“你们蕾主任没有及时制止吗?”

  刘晓红咕噜咽了一口茶水:“还说呢,姓蕾的不但不给我撑腰,还帮着那疯子欺负我,我说报警她还不让!”

  “蕾蓉不懂事,很不懂事。”廖处长下结论一般的口吻。

  听到“蕾蓉”这两个字,王雪芽愣了一下,又迅即恢复了正常的神色。

  “嫂子别着急,她嚣张不了几天了。”左手看着廖处长,一笑。

  “谁嚣张不了几天了?”门口突然传来一个声音,众人不约而同向那里望去,只见一个戴着金丝眼镜的中年男人走了进来,保养得白净的面孔上一丝胡须也不见。

  所有人都站了起来,有的说“高秘书好”,有的说“高秘书请这边坐”,还有的说“高老弟姗姗来迟,罚酒三杯哦”,活像是掀开了盖布的蒸馒头笼屉。

  高秘书在上位坐下,对刘晓红说:“在门外就听见嫂子说话了,到底怎么回事啊?”

  刘晓红又发了一遍牢骚,高秘书听完,沉思着,很久,才慢慢地对廖处长说:“这个蕾蓉,我知道,是不是开法医研究所的那个,我记得审批手续有一部分还是通过你的手办下的啊?”

  廖处长神情十分尴尬。

  “今天嫂子遇到的事情,性质恶劣,应该严肃处理……蕾蓉的那个法医研究所,我知道,做出了一点成绩,但是也存在许多问题,时机适当的时候有必要好好整改一下。”

  刘晓红咯咯咯地笑了起来。

  廖处长赶紧举起酒杯:“您说得对,您说得对!我和晓红一起敬您一杯!”

  高秘书与他们夫妇磕了一下酒杯,浅酌一口,把头转向王雪芽:“你请我来,到底是什么事情啊?”

  这时热菜已经铺了满满一桌。王雪芽拿起筷子,给高秘书夹了一块“宫保蜜汁虾球”,笑道:“今天请您来,一是久仰您的大名,早就盼望一见;二是想向您汇报一下我们公司准备重点发展的‘健康更新工程’。”

  “什么‘健康更新工程’?”高秘书没听明白。

  王雪芽说:“您知道,我们逐高公司是全国最著名的高端人群健康服务公司,我们倡导的是为这个社会的高端人群提供及时、有效的健康管理服务。由于高端人群事务繁重,饮食不规律,缺乏运动,所以容易导致各种慢性病上身。如果体检出是早期发病,那么我们会提供食疗、理疗、运动处方以及名医上门出诊等一揽子健康恢复计划,但如果病情已经很严重了,那么我们会优先提供器官移植……”

  高秘书听得生了兴趣:“哪些病会严重到需要器官移植啊?”

  王雪芽说:“比如应酬太多造成酒精性肝硬化,用肝移植可以彻底治愈;工作过度劳累导致心力衰竭型冠心病,药物治疗、常规心导管或外科手术治疗都没有好转,就要考虑心脏移植;长期大鱼大肉导致的尿毒症,唯有肾脏移植才是根治的方法……”

  “这些不是到医院就能做吗?”高秘书扶了扶眼镜说。

  “我冒昧问一句。”王雪芽淡淡一笑,“据您所知,器官移植面临的最大困难是什么?”

  高秘书的神情中掠过一丝不快:“我不大懂这个领域。”

  “您谦虚了,相信您对医疗政策方面肯定比我们懂得多,我们知道的只是一些技术问题。”王雪芽敏锐地觉察到了他的情绪,“器官移植,最大的困难其实只有一个——供体。我国的供体奇少而需要移植的人太多,这是一个巨大的矛盾。有个统计数字:我国每年约有150万患者需要器官移植,但每年器官移植手术仅有1万例左右,还不到1%,80%的患者在等待中死亡。为什么?就是缺乏供体——我前面说的150万患者,还是亟待救命的,不包括那些为了保健需求而器官移植的人,更何况,有了供体也不一定能配型成功,一旦有排斥反应,那供体就算废了。再说有些疾病,比如肾脏移植患者,一生中恐怕还需要移植两次甚至更多……”

  “那怎么办?”高秘书皱起了眉头,“说起来,我有个亲戚就是肾脏移植,现在还在医院里等着供体呢。”

  王雪芽笑了一笑,对一直低着头吃饭的张文质说:“张助理,高秘书的那个亲戚,转到你们医院来吧。”

  “好……好吧。”张文质应了一声。

  高秘书很高兴:“这么说,要谢谢王总啊。”

  王雪芽连忙微微躬了一下身子说:“应该的,应该的。”

  高秘书说:“回头你把方案拿来我看看——对了,我倒是很好奇,你们公司的供体又从何而来呢?”

  “商业秘密。”王雪芽诡秘地一笑。

  ……

  结完账,和王雪芽一起送走了客人,已经是晚上十点了。

  “小姚,你辛苦了。”王雪芽打了个哈欠,“我的代驾来了,用不用坐我的车,捎你一段?”

  “谢谢王总,我想自己走一走。”姚远说。

  “好吧,随你。”王雪芽看了他一眼,“早点回家休息吧。”

  望着王雪芽的奥迪车消失在夜色里,姚远慢慢地往家的方向走……那还是不是自己的家,他心里也不清楚,他甚至不敢保证郭小芬会打开门放他进屋,在这座有着2000万人口的巨大城市里,尽管各种灯火将街道照得如同白癜风患者,尽管仍有无数的行人擦肩而过,但他依然感到无比的孤独和彷徨。

  他在路边的一张长椅上坐了下来,弯着腰,很长一段时间就那么坐着,坐着……当他明显感到有一种下沉感,仿佛要沉到黑暗的地面,甚至沉入更黑暗的地底时,他努力站了起来,然后看到了那个熟悉的背影。

  高高的,长长的,穿着松松垮垮的衣服,走起路来一晃一晃的,冷漠而孤傲。

  大学毕业三年了……难道真的是他?

  当那个背影越来越远,也越来越淡,已经快要彻底融入夜色,更确切地说是被夜色吞没的时候,姚远不禁脱口喊了出来——

  “黄静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