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74节(1 / 2)





  说完副院长就走了。

  副院长心里也很生气,刘燕是领着吴月娥直接去见的院长。

  之前陈小玉怕被人看见那篇新闻,让她手下的护士去不少科室‘借’了那张报纸。

  但并不代表没人看到这个新闻。

  只是为了医院的名声,这事情没有闹大,院里的领导也没有大张旗鼓的去查。

  院长只是让副院长和陈小玉去谈谈心,看看究竟是怎么回事。

  大概是觉得林城和兰城隔着十万八千里,苏敏下乡又不能随随便便的回城。

  兰城这儿苏敏也没什么亲戚,她亲妈那边早没人了。

  再加上这也算是家事,没有人会真的大张旗鼓的去和苏敏求证。

  陈小玉就似是而非的说她其实有给苏敏寄过东西,只是苏敏性格孤拐,和她这个后妈相处不来。

  又说苏敏是因为不想下乡就记恨上了他们这做父母的。

  只是下乡那是郭嘉要求的,她闹着说想念高中,可她初中毕业成绩不好,考不上高中。

  她父亲还是厂子里的领导,需要以身作则,这才不舍的把女儿送走。

  所以可能是为了恶意报复,她才会在采访里说家里人不管她。

  陈小玉向来很会说话,医院的副院长又和她处的很好,很欣赏她这种知性又优雅的女性。

  听了陈小玉的解释,副院长就替她做了担保,说新闻上写的那些全都是误会。

  实际上陈小玉经常给她的继女寄钱,寄票。

  这些都是塞在信封里随着家书一起寄过去的。

  至于为什么不是去银行汇钱,而是要把钱直接塞信封里,也不怕信半中间丢了,里面的钱和票也丢了。

  陈小玉也给出了解释,说是信的话邮递员可以直接送到大队里,要是汇钱苏敏还得开上证明走很多山路去县城里取呢。

  陈小玉的解释一听就漏洞很多,奈何副院长相信她,医院其他领导也不想事情闹大,说出去不好听,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没想现在有人拿着证据来医院了,证明一切都是陈小玉在胡说。

  这个给陈小玉做担保的副院长自然是被院长劈头盖脸一顿骂。

  知道自己被陈小玉欺骗,利用了,副院长对她当然不会有好脸色。

  吴月娥看着呆愣的陈小玉,拿出她寄给苏敏的信念了个开头,念完问陈小玉:“怎么着,听的耳熟不?想来你也想不起这是什么了吧,毕竟是五六年前你写给苏敏的信了。”

  说完她也不管陈小玉什么心情,直接道:“咱们快走吧,我家老黄还在厂子里,等着处理你们家的这些破事呢。”

  等吴月娥和陈小玉骑着自行车到了纺织厂的时候,黄峰的办公室已经坐了不少人。

  见吴月娥终于回来了,黄峰心知她肯定是和个大喇叭似的在市医院里宣扬陈小玉的事儿了。

  于是装模作样的说了吴月娥几句:“你怎么这么磨蹭啊,去了一趟市医院,花了半个多钟头。”

  说完又和陈小玉说:“陈护士,实在是没办法我这才让月娥跑这一趟,耽误你上班了。”

  这一路上吴月娥一边骑着自行车一边幸灾乐祸的把事情说了个七七八八。

  陈小玉也知道现在事情麻烦了。

  在看过苏敏的新闻后,苏庆国就发了一通火,说苏敏是个小白眼狼。

  只是这小白眼狼现在能耐了,陈小玉和苏庆国得想办法安抚她。

  陈小玉也知道苏庆国在他们厂子里把事情都推到自己身上,说是她这个后妈昧了他给苏敏的钱。

  陈小玉虽然嫁给了苏庆国,但她很少去工厂,为了维护苏庆国的名声,她担下这事情也没什么。

  毕竟苏庆国是厂子里的副厂长,要是有人拿着这些事情说事儿,少不得会影响苏庆国的工作。

  纺织厂的人说什么陈小玉也不在乎,只要她在医院把事情解释清楚,她单位的人不传这些闲话就成。

  反正苏敏离得远,过个一年半载的,这事情也就没人记得起了。

  照她说,既然已经到了这一步,那他们家就当没这个人就行了。

  本来从苏敏下乡后,他们就也一直当这个人不存在。

  就是亲生父亲苏庆国在苏敏下乡后也没怎么提起过她。

  她家儿子苏讷根本不知道还有这么一个姐姐,他的姐姐只有苏婉一个人。

  只是苏庆国看黄峰搭上了省ge。wei。hui。领导的路子,眼红的不行。

  他已经当了小十年的副厂长,黄峰年纪只比他大两岁,不说黄峰退休了和他很不对付的苏庆国有没有机会接替他的位置,当上厂长。

  就是真当上了,坐了两三年的‘龙椅’,苏庆国就又该退休了。

  苏庆国自然是不甘心的,哪怕当不了一厂的厂长,那他去二厂三厂也可以啊。

  从黄峰那里苏庆国受到了启发。

  既然黄峰能靠着儿子搭上geweihui,那他也能靠女儿搭上这条线。

  奈何苏婉亲生父亲的问题放在哪儿,geweihui的人抓的就是别人的问题,又怎么会找个家里出过事儿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