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8章打穀子(1 / 2)

第38章打穀子

“娘,別打,我錯了,我錯了……”黎清邊跑邊求饒。

“你給老娘站住!”薑氏跑得上氣不接下氣。

站住,站住等著你打啊?

雲及:“……”

唉!娘親還是那般傻乎乎,奶奶依舊寶刀未老。雲及歎了口氣抱著竹筐子進了屋,拿起薑氏撕了的那塊兒咬了一口。

甜甜的,軟軟的,比饅頭好喫。雲及端坐在桌子旁小口地喫著面包。

黎清給薑氏細細分析了這個面包背後蘊含的財富,薑氏這才作罷不追究黎清。衹是說以後有什麽東西要和她商量,黎清就差沒把頭點成篩子了。

鍋貼照樣要做,趕集不再賣油條了,改賣面包。因爲裡面摻了糖,所以比油條貴一個銅幣。

鄭大郎已經多次對黎清表示想要學得油條的做法,對此願交學費。黎清心裡有了注意。

“鄭掌櫃,我可以將油炸鬼挪到你們店裡,但是掌櫃不是買斷,而是分工,我衹收取其每場所得之半,你搭好灶台,我來做,油你出,我這裡還有其它東西,比如這個鍋貼,是上京新出的喫食,鍋貼的做法我可以直接交給你,不收錢。”鍋貼這中小喫還是上次那幾個囌州商人告訴自己的,所以那些人才沒買鍋貼的配方走。

鄭大郎思考之後,覺得可行,於是兩人簽了契約,去衙門印了押。

此後黎清衹需要逢集的時候背上已經發酵好的面粉和烤好的面包到碼頭食肆,擺下東西便可售賣了。

鄭大郎的鍋貼最終定價爲素餡兒一個銅幣一個,豬肉餡兒兩個銅幣一個。個頭都做的比較大,所以買的人也多。而黎清這邊少了油的成本之後,其實她賺的更多了。素油一百四十個銅幣一斤,有時候漲價到一百五,從未降過價。兩方均有利益所得,故未紅過臉。

鄭大郎的妻子鄭汪氏也是個熱情好相與的,得知黎清是個寡婦之後,對她頗有同情。黎清對此一笑置之,她不需要同情,但是也不能表現出抗拒。

黎清的面包在鄭大郎的店裡販賣,成了一種新式乾糧。有時候人們還能在裡面喫到果乾,便越發的確定了這東西的好。

和油條一樣,面包也頗受天齊朝人的歡迎。特別是跑船的人,天氣熱的時候,就想喫點兒甜的,薑氏面包爲他們的不二之選。

夏末也遏制不了熱死人的天氣,黎清正面臨一個巨大的睏難——田裡的稻子該收了。

黎清手持鐮刀站在院子裡:“……”現代是機器作業,古代手工勞作,這些稻子明顯是扒在杆兒上不想下來,難道我要一串一串的捋下來不成?

想象一下畫面,千千萬萬根稻草……手捋,然後手廢了。

嚶嚶嚶(?_?)

爲什麽自己不是理科生,爲啥子儅初要學文,學文的在古代除了點之乎者也,還會啥?弄個爐子都要研究半天。

黎清內心是哭泣的。

“阿清,我看到有收割人進村子了,我們去問問價錢。”

薑氏推開院子的籬笆門,邊走邊對黎清說道。

咦?

收割人?

怎麽把這茬兒給忘了,有流動的收割團隊呀。黎清接下薑氏背上的背簍,裡面裝了些剛從水裡摘下來的菱角。黎清掏出兩個剝了皮就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