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四十五章羌族大会!(1 / 2)

第四十五章羌族大会!

羌族人的全族大会,就是一个举族欢庆的日子,在现在中原来说,就是现在中原汉人们过的春节差不多,自然是热闹非凡,人们举族欢庆。

刘禅虽说受了柯罗迭的邀请,但大家正在激烈地讨论到底是去还是不去,文官们一致都认为不应该去,说刘禅身份尊贵,不应该去冒险,怕发生意外,而武官们却都认为应该没什么,有事,他们也自信能保护刘禅的安全,但因为关系到刘禅的安全,所以双方讨论的很激烈。

就在双方都相持不下的时候,刘禅做了决定,决定自然是去了。此话一出,文官立马就开始反对了:“陛下,你在羌地本身就是犯险,如果在到羌人的老巢里去,那岂不是险上加险。再说了,自古就有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说法,万一陛下要是被他们扣为人质,那我大汉危矣!”

“怕什么?有我等保护,还害怕羌人?”说话这人粗声粗气的,是马岱手下的一员偏将,名叫杨光,看着孔武有力的样子,定然是员悍将。

“你保护?你一个人能打多少羌人?羌人几十万,全民皆兵,你能打多少?打一百,打一千嘛!?”这些文官大部分是跟着刘禅从成都一路走来的,刘禅带着他们就是希望他们历练历练,将来能独当一面。

杨光被文官看不起,自然要反驳了,两边开始从争辩,变成争吵了,眼看就要打起来了,这时刘禅咳嗽了一声提醒大家别太过火,众人听到刘禅的咳嗽自然而然立马闭嘴了,只是双方还是怒目相视,不肯退让。

关于这件事马岱一直都没有说话,马岱的想法是,虽然去没什么大不了的,有自己随身保护,而且羌人现在还不知道刘禅的真实身份,按理来说也不会出现什么危险,可是马岱也不傻,不得不考虑万一羌人真的是有什么阴谋,那自己可就成了千古罪人了,所以马岱也一直在犹豫不绝中…………

“伯约你说呢?”这时刘禅看向一直不说话的姜维,缓缓地问道。

在刘禅看来,姜维将来可是要成为独当一面的大将,要继承诸葛亮的衣钵,统领蜀国大军的,所以刘禅格外对姜维进行培育,很多事情,一般都会先问问姜维的看法。

而姜维的表现也比较成熟,想的方面也很多,很周到,此时听到刘禅询问自己,姜维恭敬的回道:“回陛下,臣认为必须去!柯罗迭一看就不是什么平庸之辈,如果我们不去,柯罗迭势必以为我们怕他,那么那些武器铠甲肯定就要不回来了。

这些武器铠甲锻造精良,游牧民族为什么自古以来虽然勇猛,却很难入主中原,跟他们一盘散沙有关系,跟他们不会冶铁,没有精良的武器更有关系,这些精良的武器铠甲落入柯罗迭手里,势必会让他如虎添翼。大漠这么大,如果他跑进大漠深处,到时候再想收拾他就困难了!

等我大军一退,他便会回来骚扰我们边境,甚至和魏国勾结,让魏国出兵器铠甲,两边骚扰我们。到时候我大军疲于奔波,万一被找准时机,后果不堪设想。

可是我们如果去了,就说明我们不怕他,柯罗迭就不敢明目张胆的把武器铠甲留着不给,当然了要想把武器铠甲要回来,估计也没那么容易,臣猜测,柯罗迭肯定会为难陛下。”

“没错,伯约分析的不错,我就是这么个看法,不去定然滋生一大患,去了反而可以敲山震虎,让柯罗迭这只老虎安稳一段时间,我们暂时还不适宜和羌人开战,只能安抚。

上一战对魏国的三路大军,我们虽然打赢了,也缴获了不少粮草辎重,可是三个月的对垒,粮食消耗急剧,我们也没有太多剩余的粮食。

等这冬天一过,开春又是播种的季节,我们还要留下开春能够播种的种子,所以我们现在没兵力和粮食过来和羌人纠缠。另外丞相正在筹划第四次北伐,第四次北伐,势必要夺下陇右,我们需要休养生息,所以这次我必须去稳住柯罗迭!”刘禅加以补充说明,为什么要去。

“可是陛下孤身犯险,这…………”下面的文官还是不太放心。

“没事的,臣愿领五千精骑去保护陛下,就算羌族人真要谋反,这五千精骑也能把陛下平安送回羌城!”马岱听说刘禅要去,自己身为羌中大都督,自然要表示一下。

刘禅摇摇头:“不用这么多人,我们带人太多去了,反而更容易让柯罗迭认为我们怕了他!”

“那两千兵马吧!”马岱想了想说道。

刘禅还是摇摇头。

马岱又想想,最后一咬牙道:“一千兵马了,绝对不能再少了,这一千都是精锐中的精锐!”

刘禅继续摇摇头,这下马岱惊讶了:“陛下,一千兵马还多了?”

“多了,多太多了!”刘禅笑着说道。

“陛下,不能再少了,要是少于五百,就是陛下要去,臣也只能抗旨不尊了!”马岱也撂下话了。

本来刘禅就打算带几个亲卫去下就可以了,不准带太多的兵马,一是他认为根本没有必要,二是带太多会让柯罗迭以为自己怕了他,但在众位大臣的坚持下,最终还是三百精骑前去。

最终事情算是敲定了,十天之后,刘禅一行三百余骑,直奔羌城外,五十里的羌河。羌河算是羌族的发源地了,大漠上有水才会有生命,所以每年羌族大会的时候,各部族都会短期在羌河驻扎,以纪念羌河对他们的养育之恩,大会完事后,再回自己的领地。

对于刘禅只带三百余骑,而且里面还有三分之一是官员,所有人都不同意,但是没有办法,刘禅坚持这样,马岱不放心,硬是自己跟来了,并且再三嘱咐赵统赵广,将大军准备好,并且严密注意羌族的行动,万一有异动,立刻出兵。

这样还不放心,马岱又说,每天会给赵统赵广去亲笔信,如果哪天发现收不到信,或者不是亲笔信,也需要立刻出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