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四十章羌中有变!!!(1 / 2)

第四十章羌中有变!!!

刘禅第一次打仗就受了伤,而且还那么危险,当然了刘禅的英勇事迹,更是传遍了全军,乃至整个蜀汉,很多人听了,都说刘禅的好,身先士卒,有先帝风范,但是诸葛亮和不少大臣私下里,还是没少埋怨刘禅,觉得刘禅不顾自己的安危,太鲁莽了。

刘禅大军已经回来半个月了,夏侯霸和夏侯威两兄弟也让他们带回来了,不过现在放走了,在两人祭拜了夏侯渊就被刘禅放走了。

当初本来想拿他们换点东西的,后来那些东西都成了战利品,自然不用换了,至于让他们走,很多人都表示不理解。刘禅也不多说,反正就是放了,至于夏侯霸和夏侯威回去怎么说,那就是他们的事情了。

毕竟不可能把人家一直留在这里的,留在这里可是通敌叛国呀,可要满门斩首的呀,夏侯家那么大,留下了等于把整个家族都送上了绝路,宁愿死也不能投降呀,夏侯霸和夏侯威又不是傻子,只能放他们回去。

这次算是打胜了,而且是个大胜仗,先是张合那一路,斩首三万余人,剩下在汉水里又淹死了一万多,一下子去了五万,剩下五万逃回去,估计路上也要散去一些,真正能完好无缺回到上庸的,还不知道有没有三万人。

诸葛亮这一路,胜算最大,缴获也最多,该是论功行赏的时候了,大家都很高兴。当然了也不全是喜事,也有坏事。

那就是这一仗打下来,几路大军损失也不少,死伤一万多,刀枪剑戟呀,弓箭呀,马匹呀,盔甲呀,粮草损失了也不少。虽然缴获的东西远远比这些多,可是人死了不能补充呀,那些俘虏,只能先用来筑城和屯田,刘禅还不敢把他们编入军队,放了又不甘心,至于以后要怎么办,就要看看魏国有没有赎回俘虏的意愿了。

还有一件事,那就是吴懿的族弟吴班,也就是刘禅便宜的表舅,在守城的时候,不小心被箭矢射中。可能是因为年纪大了,又缺医少药的,主要是现在的年代没有抗生素,稍微一个感染就容易让人死亡,而正好那时候伤口又没有处理好,人又老了,伤口受到了感染。

结果老将军没扛过来死了,这也是大胜之下唯一的阴影了,毕竟吴班将军也是当年跟随刘备四处征战的老臣子了,于是刘禅让人送回成都安葬了,并且追谥了官爵,但是这些刘禅都不太懂,都是诸葛亮等文臣商议的。

刘禅让诸葛亮把缴获的物资分成四份,一份给战死的弟兄做抚恤,每家再奖励十亩田,和免税三年,另外一份分给受伤的,尤其是致残的,每家同样五亩田,免税一年。

剩下的一份给全体参战的兄弟,最后一份分给参战的将领,还有文官。

诸葛亮听了连连点头,但是没有按照刘禅说的做,毕竟只是一次大战,奖励就这么多,将来无数次战斗那怎么办。如果以后战斗都分发这么高的奖励,那国家的收入可就少了,所以诸葛亮并没有发放那么高的奖励,而是把奖励稍微调低了一些,当然了抚恤的没有变,而缴获的武器铠甲、军马这些是要充公的。至于钱粮嘛,分成了五份,国家还要留一份。

所谓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刘禅最后听从了诸葛亮的建议。而此次大战受伤了那么多人,刘禅也想起来了,古代军队没有完整的军医制度,所以很多重伤的,没有治好,结果死了。轻伤的,没治好,结果残了。

在古代,有时几万人的战斗中,可能死去的人也就几千,因为人是长脚的嘛,打不过,跑还不会嘛?但每次战斗这死去的几千人里,直接死亡的可能也就一半而已,剩下的一半并不是直接死亡的,而是战斗后,伤口受到感染,又没有办法直接受到医治,就算有药,那也是留给将领用的,普通士兵受伤了,只能自己在伤口上摸把泥,然后简单的包扎一下,然后就看自己命大不大了。

这也算非战斗减员了,普通受了伤的士兵只能在军营中等死,为了防止这种局面的发生,刘禅对军医制度,进行了改革。更是在汉中设立了第一个医学院,主要培养军医,还有护士。

当然了,目前军医都是以男的为主,刘禅也试图,招过女的来当护士,可是牌子挂了好几天,根本没有人愿意来,只能作罢,等以后再说呗。刘禅知道这年头缺医少药的,想要弄出抗生素,还有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是不可能的。

只能在管理和卫生上面做文章了,首先是管理,所谓的管理不是说一个军医不管多少人,都他一个人治疗。

而是多少人配一个军医,另外护士方面,一个护士要负责几个人,特定的几个人,这样就不会出现推诿的情况。

另外卫生方面,凡是需要包扎的,用在伤口处的,都必须消毒,医生也是,每次治完一个病人,必须洗手了之后,用烈酒消过毒,才能治疗下一位。

而这个烈酒也是医用的,刘禅特地让人蒸馏的,度数比较高,起到杀毒的作用。还有就是对那面积的划伤,用针线缝合,之前刘禅也用过,有的太医也学会了,刘禅拓展了一下,可以缝合伤口。

三国时期,其实华佗已经有这种技艺了,可是其他医生可不敢随便用,直到后来不知道多少年了,才敢用。

为此刘禅特地下了圣旨,对军队中的军医体系进行改革,比如,在一只一万规模的军队里,必须配备五十名军医,五十名护士,然后就按这个比例,向全军推广,而且刘禅让人大规模的采集药物,务必让每一只军队都拥有充足的药物,这样做可以让战后减员减少很多。

刘禅回到汉中,待了一个多月,身体也完全好了,天气也渐渐放冷了,进入了冬天。刘禅除了每天锻炼身体什么的,就是到处看看走走。

现在成都大家几乎都认识刘禅了,刘禅上大街,也没那么多人下跪了,都是各忙各的。刘禅看到军队里,或者政治上,哪里有不合理的地方就会提出来,加上自己后来一些比较先进的,正确的观点。

当然了至于能不能用,需要和大臣们商量一番,这样才能行。另外成都那边,一切安好,没什么事情,倒是之前一直都很安分的李严,又开始不老实了。

上旨说是董厥年纪太小,经验不足,难以担当重任,又说自己精力旺盛,才能足够,想要身兼两州刺史。虽然确实董厥年纪不大,就做了一州的军事长官确实有点难以服众。

可是董厥的才能绝对是有的,而且很不错,只要好好历练,将来不会比李严差的,不然刘禅也不会让董厥去做州刺史,所以刘禅就没搭理李严,还去了一道圣旨,让李严老实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