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十六章相互妥协!(1 / 2)

第十六章相互妥协!

诸葛亮本来想要和刘禅谈谈这次的战事,刘禅摆摆手道:“相父,一路辛苦了,这九个月辛勤劳苦,刚回来咱们不谈事务,喝酒!喝酒!”

诸葛亮一愣,随后笑道:“好!喝酒!”

于是庆功宴正式开始!

当天的庆功会,从大军一回到城里开始,一直持续到晚上差不多**点,刘禅就和大家说,想回去的可以回去,想喝的可以继续喝。

当然了刘禅说了一句实话,很多人就都回家了,毕竟外出打仗,一打就是九个月,很多人都想回家看看妻儿父母,刘禅,并且许下承诺,第二天,将会论功行赏。

很多有家有口的就回家了,那些光棍,就留在下来继续喝。刘禅让诸葛亮早点回去休息,刘禅这么着急是因为,诸葛亮到现在还没有孩子,历史上诸葛亮从自己哥哥那里,过继了一个儿子诸葛乔。诸葛乔还是很有贤明的,只不过诸葛乔早亡,然后诸葛亮才和黄月英努力,生了诸葛瞻,后面还生了一个小儿子诸葛怀,还有一个女儿诸葛果。

大儿子诸葛瞻因为生的晚,加上诸葛亮早死,诸葛亮死后,母亲黄月英也死了,基本上没学到诸葛亮的本事。所以刘禅有点着急,希望诸葛亮早点能把诸葛瞻生下来,多教授他点本事,以后给蜀汉储备大量的人才。

关于这种事情,刘禅也不太好说,但是又觉着该说,就让马谡去说,马谡憋了半天也摇头:“这话我也不好意思说,陛下干脆下道圣旨算了!”

刘禅听了马谡的话,差点噎死,还是秦宓自己把这事接过去,找到诸葛亮谈了谈,诸葛亮听后呵呵笑了,没说什么就回家了。

第二天,论功行赏,所有的士兵,改提拔的提拔,改奖励的奖励,都由诸葛亮主持的,刘禅在此之上,每人又奖励了二十吊钱,看着不多,但是六万多人发下来,也很吓人。一吊钱是一千铜板,总共算下来,一亿多。

当然看着挺多的,其实也不多,因为诸葛亮当年升任军师将军的时候,刘备光赏钱,铜板就给了五千万,可想而知那个时候铜钱也不怎么值钱,只不过诸葛亮当家弄了两年,物价稳定了很多。

而且刘备入蜀后,自己铸造了五铢钱,主要用来赏赐下面的人,当然了刘备的五铢钱并不是没用的,反而比魏吴两国的更加得道认同,甚至一度用到西晋中期。

刘禅这大半年来的,弄得税收全部没了,但是刘禅不担心,迟早会有钱的,因为刘禅打算大量出口食盐。

这些都奖励完了,刘禅又单独奖励了几个人,首先诸葛亮,食邑增加五百户,赵云迁卫将军,陈到迁任骠骑将军,魏延迁任车骑将军,并且任汉中都督,全权负责防卫汉中之事。

陈到和魏延一个在江州,一个在汉中,没有参加此次南征,刘禅之所以升他们的官,原因很简单,马超死了之后,前面的几个武官一直空缺着。

赵云陈到的资历足够,而魏延,刘禅之所以升魏延,是因为他要大用魏延。然后又升了张苞关兴,一个安南将军,一个安北将军。其他的各有封赏,就算没有升官,也发了不少钱帛。

重点说一下,李严也被刘禅提拔了,升任征东将军,比陈到低一级。之所以升李严,是因为李严才能足够,另外还有一个原因,李严和诸葛亮同时托孤重臣,可是诸葛亮把李严留在永安,又不让李严做主管,却把陈到留下做主管,对此李严其实很有怨言的,所以刘禅升李严主不过是安稳李严的心。

其实刘禅不知道,李严才能不少,但是脾气也不少,诸葛亮之所以没把他带回成都,就是因为李严xìng格孤傲,老是看不起其他人,经常与下官发生争执,诸葛亮留下陈到,就是为了震住李严,李严也只有在陈到面前,才收敛一点。

反正都皆大欢喜,对于刘禅升了几个人的官,诸葛亮并没有说什么。一切弄完之后,刘禅把诸葛亮留在了宫中,决定和诸葛亮说说自己打算设立南州的事情。

“相父,朕打算在南方增设一个南州,这事情估计你也听说了,另外我下了几道政令,其中一道就是奖励生育政策,只要愿意放弃现在的土地去南州,可以在南州划出同等量的土地并且,每人还奖励十亩!”刘禅说了一些奖励的政策。

诸葛亮没有说话,诸葛亮之所以没有说话,是因为他看出来,刘禅打算走长期路线,可是自己根本就没有那些时间等刘禅的政策,便对刘禅说道:“陛下,你的政策、政令,我都知道,也听说过很多,那些政令,全部都是长远发展之际,可是我们大汉,偏居一隅,地少人稀。如果同时,发展的话,即使我们用了再好的政令,也不如魏吴两国发展的快!”

刘禅也明白诸葛亮的意思,诸葛亮是要北伐,之所以说这个话,是担心刘禅让他放弃北伐。刘禅早就打算做了妥协,北伐还是要按时进行的,因为诸葛亮在找后继之人,那就是姜维了,自己也需要姜维这种人才。

所以刘禅就打算给诸葛亮吃一颗定心丸,其实也就是相互妥协:“相父,我知夷陵之败后,我大汉几乎危亡,在大厦将倾之际,全是你力王狂澜,所以大汉才得以存活。这几年来的休养生息,大汉已经恢复了不少元气。

如今你南征凯旋而归,大汉将士们的士气正是高涨之时,又在南中补充了兵源,朕知相父怕是要北伐了。”

刘禅说到这里停了下来,没有继续说下去,诸葛亮也是一阵心惊,他没想到刘禅竟然可以看出自己的意图,但是表面上确实一点表情也没有,微微笑着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