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8章(1 / 2)





  荀欢鼓起勇气,走进了这个笼罩着死亡气息的残室。今日亲眼目睹了裴府的破败,她才相信了裴渊已经死去的事实。

  这次她来裴府,是想郑重对裴渊告个别。

  裴渊已死,历史的走向已然更改,她是时候该回到现代去收割她的报酬去了。回忆往昔,林林总总,都似碎梦一般。

  正值她出神的当口,身后传来一阵轻淡的脚步声。

  以为是近卫前来寻她,她头也不回地说道,“我不是说过了,我想一个人在这里。”

  脚步声消失,那人好像停了下来,片刻过后,只听得,“这才半年不见,阿翊凶了许多。”

  熟悉的声音如雷贯耳,荀欢只觉全身像是生生被无数道闪电劈过,五脏俱痛。

  她不敢回身望去,她生怕一切又是她的幻觉,踟蹰良久,直到那熟悉的声音再度响起:“阿翊?半年过后,你不记得师傅了么?”

  不记得……怎么会不记得……这半年里,睡里梦里都是他的身影,模糊的,清晰的,她怎么可能忘记?可是,他不是死了么,一个死人也能对她说话?

  终于,她还是转过身来,视线所及,是裴渊和煦温柔的笑容,就如当年她还在摇篮里的初见。

  只能在梦中描摹的容貌,此刻就在眼前,那么真切。“师傅……”,失声哑然,她已经唤不出声来,两个字只哽在了喉里。

  裴渊伸开双手,牢牢将扑上来的秦翊抱在了怀里,一如既往地抚了抚他的头发。然而,片刻过后,还未等体会到他怀抱的温暖,她就被裴渊推了开。

  裴渊向后退了两步,而后郑重跪下,对着秦翊接连三次叩首行礼,“微臣裴渊,参见陛下。”这个大礼过后,君臣之别既定,他知道,他再也不会犯忌讳地唤他阿翊了。

  她的双唇止不住地抖,控制了许久,才结结巴巴地问出一句,“师傅——你——你是怎么活了过来?”莫非连他,也是穿越来的?

  裴渊笑了,长眉弯曲,“微臣从未死过,何来活过来之说?”

  “可是他们——他们都说师傅死了——说师傅被烧死在自己屋里——”荀欢暗暗掐了掐自己的大腿,疼得很,真的不是在做梦。

  “大半年前,这里的确有一场大火,可是死去的,不是微臣,是微臣的弟弟。”裴渊的神情奇淡无比,就像是在诉说一件毫不关己的事情。

  荀欢原以为,提及死去的弟弟,裴渊会流露出哀伤,就像他当初每次提及裴疏裴济时的那样。可是她眼前的这个人,竟是一副出人意料的平静,她不免有一丝害怕。

  她追问下去,“既然师傅没有死,又为什么消失了大半年,为什么不回东宫殿找我?”

  呵,他心中苦笑,面上却依旧云淡风轻。这么棘手的问题,也让他巧妙地绕了过去:“师傅这不就回来了么?”

  是啊,他回来了就好,能见到他,得知他无恙,荀欢已经心满意足了。

  很快,那两个走开的近卫见小皇帝在这间残室里停留的太久,有些担忧,便双双绕了回来。裴渊敏感地察觉到他们的脚步,他做了一个噤声的手势,对秦翊道,“还请陛下不要在众人面前提及微臣。”

  “师傅不跟我回宫去吗?”荀欢微怔,这才刚刚重逢,她怎么可能放下他?

  “微臣会回来,只是此刻,还不是时候。”裴渊继续将食指贴在唇前,挑了挑眉,示意秦翊。

  “那我该去哪里见师傅?”

  话音刚落,两个侍卫就已经进了残室,荀欢不满地瞅了他们一眼,再回头,却见裴渊已经隐了身形,不知所踪。

  回到皇宫后,荀欢静静地坐在启辉殿的龙椅上,心中空落落。

  此季正逢夏末,有花匠从御花园摘了不少晚夏的花,团团簇簇地摆在了书案上。荀欢盯着这些纷红骇绿,出神了许久,硬生生瞧见了其中一朵是如何谢在了案上。

  她伸手捻住花萼,恶俗地揪起了一片片打蔫的花瓣,“是梦,不是梦,是梦,不是梦……”

  揪到最后一瓣,竟然,“是梦……”不不不,她猛地摇头,拨浪鼓一般。

  这时候,王公公挥着拂尘走进殿来,身后跟着苏衍。

  苏衍跪下行礼,而后起身,只见小皇帝不知为何,又是一脸痴相。怪了,自打裴渊死后,秦翊就鲜少有这种表情了,莫非小皇帝又有了思念的新欢?

  荀欢见苏衍来了,正愁方才的奇遇无处可说,可她刚一开口,便停了住。裴渊叮嘱过她,不让她将他的事情说与别人,她答应了就不该说……可是心里好痒,她太迫切地需要一个人证实她的所见所闻了!

  不过,她又转念一想,当初裴渊也叮嘱过她,不要再擅闯藏书阁,她却违背了他的意思。而裴家,恰恰就是在她闯出祸的那件事后,遭遇不测。不行,她不能乱说,她必须要守住裴渊的秘密。

  苏衍见秦翊欲言又止,不免问道,“陛下可是有事要吩咐微臣?”

  “没有没有。”荀欢摇头,她反而询问,“苏卿前来是为何事?”

  “回禀陛下,陛下昨日说过,今日想与臣商量明早早朝的议事,所以……”

  “哦哦哦。”荀欢一拍脑门,这才记起这件大事。明儿是她第一次临朝,虽然届时太后也会垂帘坐镇,可是重大的决策还是要她来拍板,须得事先跟个靠谱的人对一对自己的台词。

  荀欢命王公公把剩下还未批过的几十本奏折搬了过来,齐齐堆在了案台上,像座小山。

  先皇驾崩突然,后事都未打理好,摄政的大臣也没提前选出来,所以最近这些日的奏折,都是荀欢自己批阅的。好在最近上呈的都是登基相关的礼乐事项,她的脑子还够用。

  在秦翊的吩咐下,苏衍帮他一张张展开了奏折,递呈到秦翊跟前,由他朱批。呈递了几份无关痛痒的奏折之后,苏衍瞅见下一份是自己的父亲苏抚递上的奏折,便忍不住多在自己的手上停留了一会儿。

  一目十行地扫了过去,苏衍惊住,折子上苏抚竟然提议设太傅位,辅弼皇帝处理朝政。

  “苏卿,下一本呀。”秦翊朝着苏衍勾了勾手,他已经等了一会儿了。

  “是。”苏衍连忙递了上去,额头上却悄然沁出了一层细汗。果然不出他所料,接下来的十余封奏折,也都是自家父亲的追随者呈上来的,言语中都或多或少提及了任命太傅一事。更有甚者,竟直接提议任命他苏衍。

  不知道皇帝对此如何看待,苏衍留了心,悄悄打量了秦翊的神色。只见秦翊气定神闲地读完了一封封奏折,又用朱红的毛笔在折子末尾钩了几笔。

  苏衍悄悄一扫,忽地内心惊惧,因为他看到,秦翊竟一一驳了那些折子。以他对父亲苏抚的了解,苏抚势必会执着于自己所提议之事,又会引得一批大臣复议。可小皇帝的态度又这么分明,反驳起来毫不犹豫,就好像他的心里早有别的打算。

  明日的早朝,恐怕会清流藏暗礁,激烈又汹涌。

  太子尚小(23)